这是一本以从“消费者的视角”来理解身边的“商品、服务价格”为目的的经济学入门书籍。
不同价格的瓶装茶饮料,我们应该买自动贩卖机的还是超市的?
为什么电视机和数码照相机的价格不断降低?
为什么大片DVD的价格不断下降?
为什么移动电话的收费标准非常复杂?
在星巴克买的咖啡有大小杯之分,买哪种杯子的咖啡最划算?
一元店的便宜秘密何在?——有某些时候,追加成本也能决定价格。
现实中,很难矫正经济差异,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父母来说,儿童免费医疗制度,真的是个好消息吗?
这些生活方面的经济问题,可在书中找到答案。这不仅仅是对星巴克咖啡的一种思忖和探讨,更是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入理解。
吉本佳生,经济学家,1963年出生于日本三重县纪伊长岛町。就读于名古屋市立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就职于住友银行,后于名古屋市立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专业学习,期满后退学。作者曾在大学以及企业举办的研究会议上进行过生活经济学、国际金融理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数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理论等方面的专题演讲。
其实就是日本人的风格。一个问题,要讲得细致到让人发疯。 结果就是让人感觉,这屁大点儿事儿,怎么让你讲了整整一本书? 显然没有魔鬼经济学酷!
评分 评分下午没什么事,翻出这本去年买的却没有看过的书,花了三个小时左右读完,几点感受,也算是读书笔记: 1. 书名和封面设计都很吸引人,借势星巴克,定位很明确,其实真正吸引我的是绿色的书封上面的文字,写得不错。但书里的内容应该只能算做作为大学教师的作者的教学案例分析...
评分这本书本没想仔细的看,偶尔在图书馆看到了,借回来了,原以为是本小说之类的。后来随便翻了翻。可有一天和朋友在万达的Starbucks喝咖啡时突然想起了这本书,然后看看我的摩卡是个小杯的,不禁的笑了笑! 回来后又翻了翻,觉得是一本日本人写的很“日本”的书。碰巧我有个朋友...
评分我很少看书,看书大多也只能看一半,大学的时候很少带课本去教室,除非考试偷看。 小学里的寒暑假作业都是在最后三天熬夜抄完的,初中里一寒假数学老师要我们自己每天找两道题目,我就把代数的书里每一课的两道例子抄上去一共60题,数学老师楞是没看出来,看来,数学老师也是...
这本书只需要前两章嘛.........
评分了解一些基本的现象
评分图文借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386522/
评分日本人的书,翻译起来总是很晦涩,看的很无趣。
评分图文借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38652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