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臘的大哲學傢,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的學生,亞裏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師。他一生大部分時間居住在古希臘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熱愛祖國,熱愛哲學。他的最高理想,哲學傢應為政治傢,政治傢應為哲學傢。哲學傢不是躲在象牙塔裏的書呆,應該學以緻用,求諸實踐。有哲學頭腦的人,要有政權,有政權的人,要有哲學頭腦。
【按语:思想的深刻恢宏之外,《理想国》作为戏剧的优美瑰丽是摘要难以呈现的,这篇对话录如思想之舞蹈,与《法律篇》的沉滞凝重迥然有别,后者更胜在对现实的洞察力。个人深为认同A. E. Taylor的解读,“《理想国》的真正主题不是相互竞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优劣,而是‘正直...
評分对话的缘起 这一天,苏格拉底来到了一个港口城市,注意,这里并不是雅典,而是雅典“下面”的一个城市,叫比雷埃夫思港。也就是说,苏格拉底不在他的主场作战。为什么他去哪里?因为那里在过一个节日,并且是当地人第一次过这个节日,于是苏格拉底就去看热闹。他带了一个人,...
評分 評分这篇导读写给大学本科生、对《理想国》好奇的普通读者。参考了吴增定老师《[我怎么教学生读〈理想国〉]》。我的视野有限,没能覆盖《理想国》涉及的所有问题。欢迎有经验的读者提出建议。 为什么想读《理想国》?[张泰苏老师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 我以前那会儿也思考历史、哲...
評分一、简析“洞穴比喻”的含义 如果说《理想国》是一部关于哲学的戏剧,那么以“洞穴比喻”为核心的三大比喻可谓是这部戏剧的高潮和精华所在。 洞穴比喻主要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通过一条长而斜的通道与外界相连,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里,他们头颈和...
我覺得“讀過看過”,後來漸漸忘瞭,其實就等於沒讀沒看…生在21世紀,迴頭看柏拉圖對管理人間的初探,自然會顯稚幼、樸素,很多具體內容會被證僞,堪稱史上第一大空想社會思潮。但大思路猶有可取(比如說,人和人的能力視野是漸漸不相等的,應該分工各安其職不越界,集權可以是高效的),對後世有奠定基調的影響力。對第一批探路人,不要有莫名加開掛光環的、近乎是迷信於神顯正確答案一蹴而就的幻覺,也不要有無理的苛求(說的就是你hhy!)。最終他全都錯瞭纔是更正常的。一代總比一代強,治理人間這種至大至復雜的難題,求索的路還有很長,要靠人一步步走,當下尚望不見盡頭。不過題外話:我的理想國,是AI做人,AI治國????
评分#######RE: The Republic / Plato ;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 by H. D. P. Lee. Harmondsworth : Penguin Books, 1955, 1956. & Republic / Plato ;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 by A. D. Lindsay. London : Dent, 1935.
评分第一次讀這個齣版社的書,感覺還不錯。
评分to my fucking humanity teacher= =
评分有些關鍵詞譯的隨意。 καλλίστῳ 能翻譯成 highest,沒辦法給高分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