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歌川(1903—1990),原名慕祖,笔名歌川、味橄等。湖南湘潭人。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英语学者。1920年赴日留学。1930年进上海中华书局做编辑,曾参与创办《新中华》杂志,并担任《中华英语半月刊》主编,在此期间,将大量精力放在英语读物的翻译、编写、出版方面。1936年入英国伦敦大学研究英美语言文学。1939年回国后任武汉、东吴等大学教授。曾与鲁迅、茅盾、田汉、郭沫若、郁达夫等文化名人交往,参与文化运动。1947年春,前往台北创办台湾大学文学院并任院长。六十年代赴新加坡,先后任义安学院、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中文系教授。1972年底,以70高龄退出讲台,后移居美国纽约。
钱歌川一生发表了大量散文与英语教学资料,包括《翻译的基本知识》《翻译的技巧》《英文疑难详解》《英文疑难详解续篇》《论翻译》《简易英文文法》《简易英文动词》《美国日用英语》《英语造句例解》等,影响深远。
流行华语世界四十载的翻译知识入门书
民国英语教育泰斗一生翻译经验之菁华
本书讲解翻译的基本知识,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论述,又有具体细微的实践指导,篇幅短小,深入浅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以来,在华语世界广为流传。
全书凡十八章,前半部纵论古今,介绍翻译的历史、语言学基础、规则、标准,有如知识小品,即使不通外文者,读起来也会兴致盎然;后半部教授翻译的具体步骤,俯拾引用当时欧美优秀作家文句及中国古典作品为例,由简及深,纠偏取正。附录部分列举大量误译实例进行评述改译,可供读者研习实战技巧。
读者可通由此书领略翻译的魅力,掌握翻译的基本知识,增进翻译的能力。
重版补记 这本小书问世以后,竟意外地引起学术界一些朋友的注意,使我感到颇为兴奋。首先是南洋大学的同僚,年轻的史学家曹仕邦先生的来信。他提出好一些读后感,其中有一条是最有意义的,可供爱好或从事翻译的人参考或研究...
评分钱歌川先生以两类著作闻名于世。 一类是散文,量多质优。据陈子善统计,他在大陆和海外总共出版了《詹詹集》、《流外集》、《偷闲絮语》、《北平夜话》、《巴山随笔》、《虫灯缠梦录》、《竹头木屑集》等散文集二十多本,其数量超过了林语堂和梁实秋,仅次于周作人;陈...
评分0p 任何一技的成功,完全靠积累的功夫,而关键又在于浓厚的兴趣,和有恒不懈的努力。 0p 谈理论不难,最难的是取譬引喻。初出茅庐的人经验不够,他们不是食古不化,便是食洋不化,没法子提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大作得力处,在于实例很多,使人一看就能明白。这种深入浅出的功夫...
评分可能是因为我没有接触过翻译的文章,所以说看起来是稍微有一点不同,我觉得它里边写的八九十条可能都是非常常见,非常容易想到的一些东西吧,还有就是一些物业我觉得,如果是这样的话给出一些案例,然后就是怎么一些条款怎么样去分析也比较好,但是他好像也是这么说的,就是争...
评分在准备阅读翻译作品之前 游伟 读书的时候,有位老师曾经跟我们说过,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要自己翻译一点东西,有过翻译的经验,再去读那些翻译过来的书籍理解起来就会更加方便。在学校的时候没有太把老师的这句话放在心上,等到参...
老先生写的好极了,而且发现自己就是老先生笔下的典型案例。????????
评分看完这本书觉得自己很不适合做翻译!作者举了很多例子,讲把红楼梦、水浒传、元曲翻译成英文的,难看得要吐了,完全失去了中文的韵律之美。还有很多例子,讲把英文作品翻译成中文的,勉强能看,但是也失去了英文(特别是英式英文)的幽默和拟人之妙。觉得能够看懂一种语言享受它就很幸福了!把它们切换来切换去好没有意思!
评分新年里读的第一本学习书,今年需要多多加油,因为结婚了。
评分不太喜欢,说什么“对于《煤气灯下》这部电影,很多中年人都看过”,我也看过,哎…
评分无所得,为我全不在门内,说得一些似乎也无可操作性,不过应该写得是不错的吧?3星是还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