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关大眠(Damien Keown) 佛教伦理学家,生物伦理学家。目前任教于伦敦大学历史系。1977年毕业于兰卡斯特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东方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著有《佛教伦理的本质》(1992)、《佛教与生物伦理学》(1995)、《佛学概论》(1996)、《当代佛教伦理》(2000)等。
序言作者
赖永海 哲学博士,南京大学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旭日佛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理事长。研究专长:宗教学、佛学、中国哲学。《中国佛教通史》主编,先后出版了《中国佛性论》、《佛学与儒学》、《中国佛教文化论》、《宗教学概论》等学术著作十余部。
自佛教在印度创始之后,两千多年来佛教传遍了亚洲,现在对西方文化又产生了越来越重大的影响。本书向读者揭示了佛教的发源和发展,语言直白并辅之以图表,清楚明白地说明了佛教的中心教义和修习方法。各个章节分别就法与轮回、禅定、伦理和佛教在西方的影响等等细细展开。藏传佛教和禅宗也各有阐述。如果你渴望了解佛教的基本知识,阅读本书大有裨益。
在佛教的多样性和对待宗教的disillusion方面不错。但总体来说英文的佛教词汇仿佛没有中文准确。 另,文中说佛教的7个dimension 其中的legal 方面最后提到佛教的 非暴力被滥用,比如chinese government 1959年对tibet的侵略(?)致使100万人死亡。须知那个时候tibet全部人口不...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相比于上一本基督教神学来说,本书的叙述更为清晰,内容通俗易懂,非常适合没有宗教基础的人阅读。作者也没有满足于简单的概念普及工作,而是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佛教理论的最新发展和探索。反正我读完以后,脑中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的框架,这才是通识读本的意义所在。
评分西方视角下的科普(如借助基督教的宗教改革解释大乘佛教的诞生)。以前读金观涛说印度宗教的主旨都是解脱(轮回之)苦,但佛学在亚洲的传播和近年西方的受欢迎,亦有其独特的魅力。西方人认为佛学是一种理性哲学,尽管没有理性这个概念,但不难发现佛法的根基在于证悟,即追求一种高度的心智认知水平(般若),这种认知在作用上近乎康德的纯粹理性,导向至善的定言命令,而在内涵上又要求“解构”实存和自我,只留下动态的关系。缘起性空确实是人类智力的一次巅峰构想,有漏皆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当这样的断言被置于生命体验的语境中,便成为一种大的、根本的洞见,它并不依赖外在的教条,而只聚焦内在的智慧,让佛教呈现出很大的开放性,可以耦合儒道观念系统,或者垮掉一代的心理困境。这也造成了佛教各部派,比如禅宗和藏传在信仰形态上的巨大差异。
评分西方视角下的科普(如借助基督教的宗教改革解释大乘佛教的诞生)。以前读金观涛说印度宗教的主旨都是解脱(轮回之)苦,但佛学在亚洲的传播和近年西方的受欢迎,亦有其独特的魅力。西方人认为佛学是一种理性哲学,尽管没有理性这个概念,但不难发现佛法的根基在于证悟,即追求一种高度的心智认知水平(般若),这种认知在作用上近乎康德的纯粹理性,导向至善的定言命令,而在内涵上又要求“解构”实存和自我,只留下动态的关系。缘起性空确实是人类智力的一次巅峰构想,有漏皆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当这样的断言被置于生命体验的语境中,便成为一种大的、根本的洞见,它并不依赖外在的教条,而只聚焦内在的智慧,让佛教呈现出很大的开放性,可以耦合儒道观念系统,或者垮掉一代的心理困境。这也造成了佛教各部派,比如禅宗和藏传在信仰形态上的巨大差异。
评分佛学在探究“人之为人”命题上蕴含着太多现代人所需的智慧。然而缘于与生俱来的思想多义性,学佛者终免不了盲人摸象吧。PS,佛学概念的中英文对照很有用。
评分棒到无法评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