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

第七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余华,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瑞典、挪威、希腊、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波兰、巴西、以色列、日本、韩国、越南、泰国和印度等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余华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232
译者:
出版时间:2013-6
价格:29.5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3312103
丛书系列:新经典文库:余华作品
图书标签:
  • 余华 
  • 小说 
  • 第七天 
  • 中国文学 
  • 中国当代文学 
  • 现实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这是余华最新长篇小说《第七天》的开篇,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悬念,一个走向殡仪馆、将被火化的人,在死亡之后还能留给读者什么呢?这次余华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的故事,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寒冬腊月被囚禁于积年冰川里的寒冷,一种剧烈拉锯式切肤的疼痛和虐心,一种茫茫荒野身心俱疲后无着无落的绝望。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余华那张发福的脸在新作《第七天》出版后饱受批评,我觉得这不太礼貌,起码批评作家应该看他写了什么,以及为何这样写。 《第七天》如书名所示,描写主角“杨飞”去世七天内的遭遇。小说中所写的阴间相是由微博热词列表构成的世界。在这七天内,杨飞会遇到被强制拆迁逼死的人...  

评分

《第七天》看完了,余华在我的印象里从没有这么陌生过。自觉他一直拥有相当的叙事欲望,正像他在《兄弟》后记中说得那样:“起初我的构思是一部十万字左右的小说,可是叙述统治了我的写作,篇幅超过了五十万字。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  

评分

我不明白为什么余华的新作《第七天》会遭到那么多的诟病,很多人说有失水准,有些人说这是一篇新闻串烧,还有人说小说的语言苍白故事凌乱。我觉得这些论调标准诡异,过于冷漠,甚至近于毁谤。 《第七天》讲述的故事是完整的,而且每一处牵连和衍生都有其意义。主人公杨飞在死后...  

评分

评分

如果说前作《兄弟》是给许多热爱余华的读者以重重一击,或曰“下马威”的话,那《第七天》就是持续的创作信誉透支了。余华是国内作家中地位奇特的一位,先前自《许三观卖血记》之后,十年未有新作问世,若放在别人那里,或许会有世事纷纭、几被遗忘的遭际,但于余华,其潜在...  

用户评价

评分

|他本可以站得更高一点,即便像马尔克斯一样去写一个“匿名帖”的故事(《恶时辰》)或者杀人犯的故事(《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也可以写得让人灵魂沸腾,但是没有,他撒网,却捞不到鱼。|

评分

平庸之作,余华早年的风范全无,看看那张发福的脸就知道了

评分

我真觉得这本书还不错,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低……越来越不懂文艺圈了我还是默默把这里当作一个收集我看过什么书和电影的地方就好= =。

评分

如果作者是李承鹏,它配得上三星,但醒醒啊,你是余华啊,你把作品写出了《李可乐抗拆记》的味道,只能让我爱之深责之切了。作家与现实社会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置身于乱流之中会使作品的意义迷失在狂热的批判当中。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余华才高于莫言,但在莫言已经开始琢磨善恶的自然转换时,余华却在这本书里写出了如此对立和单一的善恶二元论,有些遗憾。唯一值得称赞的是余华笔下的父爱依然动人。莫言写母爱,余华写父爱,各成一家。

评分

|他本可以站得更高一点,即便像马尔克斯一样去写一个“匿名帖”的故事(《恶时辰》)或者杀人犯的故事(《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也可以写得让人灵魂沸腾,但是没有,他撒网,却捞不到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