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福克纳(Willian Faulkner l897~1962),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没落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加拿大空军中服役,战后曾在大学肄业一年,1925年后专门从事创作。他被西方文学界视作“现代的经典作家”。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和7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这部世系主要写该县及杰弗逊镇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家庭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独立战争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场人物有600多人,其中主要人物在他的不同作品中交替出现,实为一部多卷体的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历史。其最著名的作品有描写杰弗逊镇望族康普生家庭的没落及成员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遭遇的《喧哗与骚动》(又译《声音与疯狂》1929);写安斯·本德仑偕儿子运送妻子灵柩回杰弗逊安葬途中经历种种磨难的《我弥留之际》(1930);写孤儿裘·克里斯默斯在宗教和种族偏见的播弄、虐待下悲惨死去的《八月之光》(1932);写一个有罪孽的庄园主塞德潘及其子女和庄园的毁灭性结局的《押沙龙,押沙龙!》(1936);写新兴资产阶级弗莱姆·斯诺普斯的冷酷无情及其必然结局的《斯诺普斯三部曲》(《村子》1940,《小镇》1957,《大宅》1959)等。
福克纳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系列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讲述美国南方农民本德伦为履行对妻子的承诺,率全家将妻子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而经历了种种“苦难历程”。整整十天的行程灾难重重:先是大水差点把棺材冲走,接着拉车的骡子又被淹死,然后是一场大火几乎将遗体焚化。更惨的是,大儿子失去了一条腿,次子发了疯,三子失去了心爱的马,女儿打胎不成,反被药房伙计奸污,小儿子也没得到想要的小火车,只有一家之主本德伦装上了假牙还娶回了一位新太太。 小说全篇以本伦一家、众邻居以及相关人员的内心独白构成,多视角的叙述方法和意识流手法也使其成为现代主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作家影响甚大。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多视角的叙述方式对于人名盲来说……简直是满满的恶意QAQ
评分福克纳作品的魔力正在于独特的结构结合神经质的独白,让人读起来备受折磨却又难以放下。
评分又是个意识流,来的猝不及防。
评分意识流、多视角叙事,全人类苦大仇深的宏大隐喻,能写出这种小说的人得精分到什么程度。比喧哗好读,翻译加分。
评分内心描写太过冗长,且显得奇特和扭曲。没有爱上福克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