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燕,女, 祖籍安徽芜湖市,生于合肥市。“文革”期间,先后就读于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向阳路小学、第十五中学、第十四中学。1978年初入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82年初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中华书局从事古籍整理的编辑工作,所编徐震堮著《玉台新咏校笺》、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等曾获得过“国家图书奖”古籍类的奖项。1986年入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1989年毕业获硕士学位,此后再度回到中华书局任编辑、副编审,策划编辑有《名家精译古文观止》、启功、张中行、金克木合著的《说八股》等。1993-94年赴日本京都大学做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1995年调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历任《文学遗产》杂志编辑部副编审、编审。2004年赴香港城市大学做为期半年的客座研究员。2005年转往同文学所古代室任研究员。2006年9月调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并任博士生导师。丈夫为葛兆光先生。
这本小书收录了戴燕近十年来所写的有关中国和日本的随笔、书评和游记。书中大部分文字与日本的中国学有关,偶尔也涉及别国汉学;还有一部分谈论中国的书,有关乎文学史的,也有零星的学术断想。最有一篇《枇杷树》则详细记录了作者丈夫葛兆光先生入院治疗眼疾的点点滴滴,读来情真意切。
全程揪心的读下来,却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一种安慰。无怨无言的承受,即使在病痛中,葛老师似乎也成为了戴燕老师心里的一种支柱。其间多是对医生和病痛的谅解,对命运定数的了然,人间的不舍和难忍,终究是让位于感恩和坦然面对。全文言语清淡温厚,喜欢那个躺在病床上严格遵守...
评分全程揪心的读下来,却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一种安慰。无怨无言的承受,即使在病痛中,葛老师似乎也成为了戴燕老师心里的一种支柱。其间多是对医生和病痛的谅解,对命运定数的了然,人间的不舍和难忍,终究是让位于感恩和坦然面对。全文言语清淡温厚,喜欢那个躺在病床上严格遵守...
评分全程揪心的读下来,却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一种安慰。无怨无言的承受,即使在病痛中,葛老师似乎也成为了戴燕老师心里的一种支柱。其间多是对医生和病痛的谅解,对命运定数的了然,人间的不舍和难忍,终究是让位于感恩和坦然面对。全文言语清淡温厚,喜欢那个躺在病床上严格遵守...
评分全程揪心的读下来,却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一种安慰。无怨无言的承受,即使在病痛中,葛老师似乎也成为了戴燕老师心里的一种支柱。其间多是对医生和病痛的谅解,对命运定数的了然,人间的不舍和难忍,终究是让位于感恩和坦然面对。全文言语清淡温厚,喜欢那个躺在病床上严格遵守...
评分全程揪心的读下来,却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一种安慰。无怨无言的承受,即使在病痛中,葛老师似乎也成为了戴燕老师心里的一种支柱。其间多是对医生和病痛的谅解,对命运定数的了然,人间的不舍和难忍,终究是让位于感恩和坦然面对。全文言语清淡温厚,喜欢那个躺在病床上严格遵守...
几年前读的,有的内容已经忘了,只记得有不少内容颇有助益,而有的略显单薄随意。最后一篇写葛兆光眼疾住院的,读书人的眼疾,夫妇的日常,反倒是至今都还印象深刻。他们夫妇现在也在东京,但愿能出新书新文章。
评分录有葛兆光住院事
评分文章收录的时间跨度太大了。。。个别篇章有补缺的作用。
评分请问这本书又怎么敏感了!下午手机愣是发不出来
评分怎么评分这么低,难道豆瓣上读过这本书的都是日本中国学的大佬……多是序跋,但又是很好的文献综述,吉川幸次郎、高桥和巳、松枝茂夫、兴膳宏、高本汉,在叙其理论生平的同时又援引多家,不做太多评价,很长见识。同时也是很好的指引书目。几篇记事的也很清洁,比林文月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