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之近代命运

中国学术之近代命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巍
出品人:谭徐锋工作室
页数:416
译者:
出版时间:2013-6-30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3161140
丛书系列:中华学人丛书
图书标签:
  • 学术史
  • 思想史
  • 中国近代史
  • 刘巍
  • 近代史
  • 中国
  • 历史
  • 学术
  • 中国学术
  • 近代史
  • 思想史
  • 文化转型
  • 学术史
  • 近代中国
  • 知识社会学
  • 思想变迁
  • 现代性
  • 学术命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经史之学为中心,通过关键论题、关键人物、关键著作的有机结合,从富于个性的视角探讨西力东侵、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近代学术变迁之大势:经学史学之更替、子学之凌驾经学、“汉宋之争”之折变、“国史”创制之新局诸端,选题新颖、论证严密、脉络分明,为近年来难得之佳作。其意义,一言以蔽之,为重建中国学术之学统,提供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教训。

作者简介

刘巍,浙江省嵊泗县人,先后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清华大学历史系,1998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该所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历史系在职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学术思想史。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多次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优秀成果一等奖、青年优秀论文奖。

目录信息

自序
第一章:经降史升: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来龙去脉
第一节: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本源与意蕴
引 言
一、“文史校雠”之学的开拓与“六经皆史”说的发轫
二、“六经皆史”说的基本内涵
三、章氏“六经皆史”说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经典的没落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提升
一、“六经皆史也”:在《文史通义》位列首句之迷案
二、“六经皆史”说的传延:章氏的影响与新时代意识建构之间的互动
三、“六经皆史”说的折变与经典权威地位之失落
第二章:“今古文辨义”:康有为、章太炎的经学之争与现代人文学术
第一节:《教学通义》与康有为的早期经学路向及其转向——兼及康有为与廖平的学术纠葛
一、 周公•刘歆•古文经
二、 孔子与《春秋》
三、 礼学中的今古学之辨
四、 从“记诵之学”起脚,到“以经营天下为志”。
五、《教学通义》的弃去与康有为的今文经学立场的确立
第二节:从援今文义说古文经到铸古文经学为史学——对章太炎早期经学思想发展轨迹的探讨
一、 章太炎早年的经学立场
二、《訄书》初刻本所体现的经学思想——章太炎对康有为今文经说的迎与拒
三、《訄书》重订本的经学思想之大变
四、结 语
第三节:康有为、章太炎经学今古文之争的“知识转型”
第三章:经、子易位:“诸子不出于王官论”及其效应
引 言
一、“九流出于王官说”说与胡适批驳此说的意义
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建立——有关的根据、要素、过程
三、示范作用——“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影响

第四章:“汉宋之争”再起?——梁启超、胡适、钱穆之间的“戴震”公案
第一节:试从“科玄论战”看梁启超、胡适有关“戴震”研究之异同离合
一、频频著文
二、梁、胡心目中的戴震
三、从“科玄论战”看梁启超、胡适对戴震的同尊异由
第二节:钱穆的重明“宋学”及其对胡适、梁启超之“戴震”研究的批评
一、梁启超、胡适对戴学的推崇与宣扬的一致指向:“反理学”
二、钱穆对胡适、梁启超之尊“戴”论的辩驳
三、围绕戴震研究的学术观和文化观之争

第五章:经学的史学化:《刘向歆父子年谱》如何结束经学争议
一、引言
二、《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学术背景
三、《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学术贡献
四、《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初始反响
五、《刘向歆父子年谱》与经学的史学化
六、余论
第六章:“国史”创制一例:《国史大纲》“重明中华史学”的新努力
一、造作新通史——时代的需要与时代的限制
二、“新史学”的内涵
三、从以《国史大纲》为中心的“新史学”来看二十世纪中国史学中的钱穆学派
本书结论 :历史的教训
征引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刘巍《中国学术之近代命运》出版之前,就曾在豆瓣上读过其撰写的《序言》。觉得其中关注的问题,与自己的研究主题非常接近,于是非常期待这部书的出版。网店出现预定,我就购买了一本。在到货后,我就兴致冲冲地拿来一阅。虽然,刘巍的《自序》已经在网上读过,但是仍不妨重...  

评分

本书结论:历史的教训 当我将这部书稿作最后的校读即将告一段落之际,诸位师友的意见也纷至沓来。有一种提醒尤其值得重视,即是说,本书各章之间相对独立,保留了分文发表时的面貌,但整体来看,不够混成,若能在起承转合之间,作些加工,岂不更好? 这是一种特别为读者着想...  

评分

自序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 此《序》并不愿过多重复书中的内容,只是想就其与书名之相关性上略作题解,以爲读此书者理解之一助。 何谓“中国”? 中国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最终还会死于斯的所在。 “中国”是一个历久不废的现实存在,也是一个意味丰富深长、类如滚雪球般愈演...

评分

在刘巍《中国学术之近代命运》出版之前,就曾在豆瓣上读过其撰写的《序言》。觉得其中关注的问题,与自己的研究主题非常接近,于是非常期待这部书的出版。网店出现预定,我就购买了一本。在到货后,我就兴致冲冲地拿来一阅。虽然,刘巍的《自序》已经在网上读过,但是仍不妨重...  

评分

自序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 此《序》并不愿过多重复书中的内容,只是想就其与书名之相关性上略作题解,以爲读此书者理解之一助。 何谓“中国”? 中国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最终还会死于斯的所在。 “中国”是一个历久不废的现实存在,也是一个意味丰富深长、类如滚雪球般愈演...

用户评价

评分

偶然在知网上看到了作者关于《向歆父子年谱》的论文,觉得非常不错,征引文献丰富,分析深刻到位。只是作者太低调了,所以不出名。但我因此开始关注这位作者,他出了这本书就买来看。觉得还是没有失望。很多地方都更新了我的陈见。算是现在研究晚清民国学术史中间少有的实力派。但还是有些不够好的地方,首先,论述和行文不够简练,有的地方重复强调,文献反复使用。其次,有不少内容我感觉应该放入脚注,那些内容虽然重要,但放在正文中仍然会显得喧宾夺主,放在脚注中反而显得锦上添花。另外,文中还有不少用词同义反复的现象,也应该删繁就简。还有,编辑工作似乎不太认真,有的地方有错字,没有仔细校对。希望作者将来可以进一步修订润色,此书肯定能成为一部经典学术史研究著作。

评分

有古代文史方面功底

评分

学术史该有的样子

评分

选的好题目,见解平常,行文枝蔓。

评分

有古代文史方面功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