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原令看中国

筱原令看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筱原令 ,日本作家。1950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专业,曾留学新加坡南洋大学和韩国首尔大学。美国人寿保险公司亚洲担当,后在美国硅谷从事风险企业相关业务。1980年代后期重心转移到中国,设立北京第一家独资公司——阿斯克,并着手建立中国第一家控股公司——西科姆(中国),作为日本各大企业进军中国的咨询顾问。

1970年,应周恩来总理邀请第一次访问中国,之后一直密切关注中国及中日关系。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从事中日交流事业,1999年促成了推进中国绿化事业的“百亿日元小渊基金”,广泛参与了“日中绿化推进议员连盟会”的设立过程。

2010年9月钓鱼岛撞船风波使中日关系陷入危机时,曾作为日本政府对华关系的调解人 和中日双方的斡旋人,陪同日本特使、民主党前干事长代理细野毫志专程访华,展开“密使”外交,使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迅速得到缓和,10月5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和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布鲁塞尔成功上演了戏剧性的“走廊外交”。

出版者:学林出版社
作者:[日]筱原令
出品人:
页数:200
译者:杨锡坤
出版时间:2013-7-1
价格:2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860523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日本 
  • 中日关系 
  • 筱原令 
  • 文化 
  • 上海书展 
  • 杂文 
  • 2015 
  • 签名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作者是一位通晓中文、长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的日本作家。有鉴于日本国内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反华言论,他写了这本书,用他的话说,“就日本人难以理解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社会的特征(无论好的一面还是不好的一面)”作出分析和解读,以期让日本人放弃成见,更好的了解中国、认知中国,与中国一道为人类做贡献。该书由37篇文章组成,归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知中国的关键词,第二部分是变化中的中国社会,第三部分是天南地北中国人。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现实和有代表的中国人物三个方面,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全书文字清新流畅,评述客观公允,观点精辟独到,是近年来日本人谈中国的佳作。 著名学者余秋雨欣然为本书作序,指出该书谈论的其实“是一个文化课题”,揭示了中日两国“蕴涵深厚的文化分野”。著名音乐人侯德健为本书写跋,称“中国文化里到处都看得到自由的身影”。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表面上赞中国,实际上,,,,里面很多历史知识我都不知道呃呃呃

评分

前半部很喜欢,后半部就像是拉家常了。不过写的平淡真实。读来也不觉无趣。

评分

这厮很善于发现问题,譬如为什么日本人没有太监

评分

想窥探一个国家,除了要了解该国的文化、历史,还要有跳出传统思维角度的意识和能力,还需要结交该国多领域人士,时刻保持对这个国家的认识有血有肉。因此,没有潜心研究和广泛交流,这是无法完成的。只有经历过才能写得出来的文字是很有价值的,仿佛是用生命换来的思考和感悟。其实作者说的也没有多么高深,但是切入点有趣,比如中日历史观、中日两国对宦官科举缠足三文化的不同认知、中国的侠义和人治。作者还把早已被人们遗忘的余秋雨重新置于人们的视线之内。我的千年一叹和文化苦旅在哪个箱子里呢?

评分

多看限时借阅。很多小文章的合集,几乎都太短小,难深入。开篇对中日两国人历史观差异的比较挺有意思。大致是中国人历史意识强,“记仇”,如伍子胥鞭尸。日本人则认为人死即为佛,可以原谅他了,历史可付流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