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雪域之天堂触手可及。
在这里,记忆冲破时空的枷锁。
在这里,人们思索过去和未来。
在这里,失落的信仰终被寻回。
一本书,一个人,一份坚定的信仰,一种彻悟的力量。
一百余幅穿越时空的藏地影像,带你探寻三十年秘境记忆。
徐家树,澳籍华人,摄影家,翻译家,旅行家。
国内最早深入拍摄藏地的摄影家之一。
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澳大利亚职业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曾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第130届国际摄影展银奖(曾在CCTV《新闻联播》中报道)、澳大利亚职业摄影协会全国摄影展览银 奖(1991年)、美国“Communication Arts”杰出摄影奖(1992年)等。作品曾登上《经济学家》杂志2003年1月封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机缘巧合,有幸前往西藏,并为此着迷。三十年间,不惜远渡重洋,多次往返信仰之地,用无数张影像和随行记录,向藏地虔诚朝圣。
出版作品:《水云木石:风光摄影之道》(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译著:《世界的眼睛》(中国摄影出版社,2013年)《 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访谈录(1-4)》(中国摄影出版社,2013年)
不知道去过西藏的人会不会有不喜欢的西藏的。 西藏一直是我最向往的地方,也是一直没有去的地方。就好像推迟满足感一样,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留到最后来欣赏,至于什么时候算最后,没有定论。 一上大学的时候就决定,把大学最后的时光,也是人生中最具纪念意义的一次旅游——毕...
评分不知道去过西藏的人会不会有不喜欢的西藏的。 西藏一直是我最向往的地方,也是一直没有去的地方。就好像推迟满足感一样,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留到最后来欣赏,至于什么时候算最后,没有定论。 一上大学的时候就决定,把大学最后的时光,也是人生中最具纪念意义的一次旅游——毕...
评分很震撼的一本书。手里捧着《那时•西藏》这本沉甸甸的图文集一口气看完,我感觉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美。 首先书的装帧、印刷和设计都非常精美而恰到好处,这是直观的第一印象,而除去这些包装形式不谈,在内容上我认为有以下之美: 深沉之美。那么多游客涌...
评分喜爱书籍的人,对于一本书的一见钟情的感觉不会陌生。但是眼见书籍越出越多,装帧越来越华丽,一见钟情的事情,却乎见少。 从我对于书籍的挑剔不仅有文,有字,有图,还有装帧、用纸、开本等等细枝末节的东西,有时候对于文字的苛求盖过其他的因素,因此如对董桥先生和木心先...
评分喜爱书籍的人,对于一本书的一见钟情的感觉不会陌生。但是眼见书籍越出越多,装帧越来越华丽,一见钟情的事情,却乎见少。 从我对于书籍的挑剔不仅有文,有字,有图,还有装帧、用纸、开本等等细枝末节的东西,有时候对于文字的苛求盖过其他的因素,因此如对董桥先生和木心先...
大昭寺的大经堂地面是用一块快大小不等的花岗石摆设的,一千多年来,经无数磕长头的祈祷者们双手双脚的摩擦,坚硬粗糙的岩石表面已经磨得如玉石般光亮,我想起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为人们最真实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须付出的平等,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评分一个梦,和另一个梦。PS:好喜欢玉树的嘉那玛尼城。。。可是,我们还能有缘相见么? (41)
评分最美的想,真的只在那时!
评分最美的想,真的只在那时!
评分窃以为在新华书店蹭读或图书馆借阅便可,无花钱购入之必要。封面这张照片最有感觉,让我想起罗中立的油画名作《父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