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学

元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海登·怀特
出品人:
页数:572
译者:陈新
出版时间:2013-9
价格:5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27006
丛书系列:人文与社会译丛
图书标签:
  • 史学理论
  • 历史哲学
  • 历史
  • 海登·怀特
  • 新历史主义
  • 海登怀特
  • 史学史
  • 西方史学
  • 元史
  • 历史
  • 中国史
  • 古代史
  • 研究
  • 学术
  • 元朝
  • 文献
  • 典籍
  • 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海登·怀特的《元史学》是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研究中语言学转向的标志,也代表了20世纪下半叶历史哲学的主要成就之一。

·以19世纪欧洲八位主要的史学家与历史哲学家为例,证明史与诗并不存在截然断开的鸿沟,每一位历史学家的诗性预构行为最终构成了他们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历史哲学。

·本书尝试构建新颖的史学理论体系,例证丰满,跳出传统樊篱,指出了历史学的一个重要本质。

本书指出任何史学作品都包含了一种深层结构、一种未经批评而被接受的范式,它是诗学的,也是语言学的。书中以十九世纪八位有代表性的史学思想家为例,展示其历史著述所采用的主导性比喻方式,从而确证历史作品普遍存在的诗学本质。

作者简介

海登·怀特(1928— ) 当代美国著名思想史家、历史哲学家、文学批评家。曾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历史系荣誉教授。他广泛吸收哲学、文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套比喻理论来分析历史文本,揭示意识形态要素介入历史学的种种途径。《元史学》是他的成名作。

目录信息

中译本前言
序言
导论
历史的诗学 /历史著述理论 /情节化解释 /形式论证式解释 /意识形态蕴涵式解释 /历史编篡风格问题 /比喻理论 /19世纪历史意识诸阶段
第一部分 接受的传统:启蒙运动与历史意识问题
第一章 隐喻与反讽之间的历史想象
第二章 黑格尔:历史的诗学与超越反讽之道
第二部分 19世纪历史写作中的四种“实在论
第三章 米什莱:作为浪漫剧的历史实在论
第四章 兰克:作为喜剧的历史实在论
第五章 托克维尔:作为悲剧的历史实在论
第六章 布克哈特:作为讽刺剧的历史实在论
第七章 历史意识与历史哲学的复兴
第八章 马克思:以转喻模式为史学进行哲学辩护
第九章 尼采:以隐喻模式为史学作诗学辩护
第十章 克罗齐:以反讽模式为史学作哲学辩护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关于托克维尔的段落: 这一切都在《美国的民主》第二卷开头几章勾勒出来了。在此,托克维尔将美国和欧洲民主思想的主要原则追溯到16世纪宗教改革者那里。但他指出,在欧洲,独立判断与批判精神从路德经由笛卡尔到伏尔泰得到继续发展,而在美国,这种精神堕落为对公共观...

评分

叶梓涛 1 就其叙述的味道来看,整个史学史的论述呈现出一种黑格尔式的味道。海登怀特将不同的历史叙事的方法与历史学家预构史学领域使用的语言规则——诗学/语言学上的话语模式,隐喻、转喻、提喻、反讽这样的四重模式分析中,将19世纪的历史学/历史哲学著作加以结构主义的分析...  

评分

叶梓涛 1 就其叙述的味道来看,整个史学史的论述呈现出一种黑格尔式的味道。海登怀特将不同的历史叙事的方法与历史学家预构史学领域使用的语言规则——诗学/语言学上的话语模式,隐喻、转喻、提喻、反讽这样的四重模式分析中,将19世纪的历史学/历史哲学著作加以结构主义的分析...  

评分

关于托克维尔的段落: 这一切都在《美国的民主》第二卷开头几章勾勒出来了。在此,托克维尔将美国和欧洲民主思想的主要原则追溯到16世纪宗教改革者那里。但他指出,在欧洲,独立判断与批判精神从路德经由笛卡尔到伏尔泰得到继续发展,而在美国,这种精神堕落为对公共观...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书小组一起读过,只读到兰克,但仍然启发颇大~

评分

因为读的是中文版本,且书中提及的人物作品也没读过原文,对文中所说的反讽、比喻具体是什么样的不清楚。总的来说是外国史学叙述者与研究者通常是一体的,不可避免的带有自我感情色彩。且文中提及的大部分并非专门研究历史,所以我认为他们叙述历史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是给他们所要宣传的个人哲学思想做准备。

评分

路老师推荐,启发特别大的一本书。待补充书评0704

评分

读了一些书之后认识到,史学方法是人文社科通用的方法,文学史需要,哲学史需要,观念史、概念史需要……因此我打开了《元史学》,窃以为就是史学之学。 首先借助弗莱《批评的剖析》建立的四种叙事模式,对应有四种历史模式,即文学与历史没有本质区别;然后借助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也分四种意识形态立场,即“每一种历史观也伴随着特殊而确定的意识形态蕴涵”;还有四种解释模式,形式论、机械论、有机论、情景论;借助语言学理论,提出隐喻、转喻、提喻、反讽四种比喻模式。总之以一种结构主义的方式开天辟地、高屋建瓴,让我看清了一些史学背后的东西。 另外怀特思路清晰,语言简明,还不停地“换言之”“总而言之”“简言之”,可以说很友好了,但还是难……导论就读了两小时。中间日后再读。很多观点可能会经常引用,而且需要不断重读。

评分

可算翻完了,怀特的第一本书。他将历史学放置在一个形式化的语言学框架里,从论证形式 情节化和意识形态蕴含三个层面分析19世纪以来史学家与历史哲学家的文本和理论。形式论 机械论 有机论和情境论。浪漫剧 悲剧 喜剧 讽刺剧。无政府主义 激进主义 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诗性语言:隐喻 转喻 提喻 反讽。启蒙以降:莱布尼茨 赫尔德 黑格尔。19世纪四位:米什莱 兰克 托克维尔 布克哈特。超越实在论:马克思 尼采 克罗齐。陷于语言学泥沼,文本分析 论证细致趋于烦琐 望而生畏,来日方长。“在历史学中,人们在一种本质上是比喻性的语言行为中,将历史领域构成为一种可能的分析领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