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灯忆语

秋灯忆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宗和(1914——1977),著名的“合肥张家四姐妹”——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的大弟弟、周有光的小舅子。

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1936年毕业,同年夏天,和四姐张充和一起去青岛度假,结识第一任妻子风竹及其家人,当时宗和二十二岁,凤竹十六岁,时代的慌乱促成了二人的情缘。与凤竹订婚后,两人一起经柳州、贵阳、重庆到昆明,在战乱中结为夫妇。婚后宗和在宣威乡村师范教书,后来又转到昭通国立师范学院、云南大学。1944年7月凤竹病逝后,宗和到立煌古碑冲安徽学院教书。1947年应朋友邀请到贵州大学任教。1953年院系调整时调入贵阳师范学院(现为贵州师范大学)。

宗和上面有四个姐姐的呵护,与四姐充和尤其要好,在姐姐们的关爱下,性格偏于阴柔多情,生活趣味上喜昆曲,好美食,好游乐,在战时的生活虽然艰苦,也不忘下馆子、看电影、听戏、游山玩水。反映在文字上,使得这本书成为一本围绕《秋灯忆语》的家事与国事、小趣味与大时代、个人感情与抗战时期大后方文人生活的真实记录。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张宗和
出品人:
页数:384
译者:
出版时间:2013-8-1
价格: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9763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张宗和 
  • 回忆录 
  • 民国 
  • 随笔 
  • 昆曲 
  • 历史 
  • 中国 
  • 卧云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秋灯忆语》是著名的合肥张家——“合肥四姐妹”的大弟张宗和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为纪念亡妻孙凤竹而写的一本小册子,占本书内容的四分之一。其余是宗和凤竹的战时两地书、宗和的一些散文和一部未完的自传体小说及巴金等人的信件。书中写到最多的家人是宗和最亲密的四姐张充和,三姐张兆和和三姐夫沈从文、二姐张允和和二姐夫周有光、大姐张元和和大姐夫顾传玠也多次提到。此外,一些现代文化名人如巴金、萧珊、卞之琳、罗隆基、杨振声、邓宛生、冰心、吴文藻、梅贻琦、杨荫浏等等都屡次提及。因为是书信,全无禁忌,虽然有的人只涉及一言半语,但情感色彩跃然纸上。这对我们读到的正史是可贵的补充,对关心现代文化名人私生活的读者也是难得一见的资料。

在逃难和战乱中,也有文人相轻,也有儿女情长;也有柴米油盐,也有飞短流长。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秋灯忆语之前,我读了宗和与充和的通信,信中宗和写了一首诗: 三十五年一梦烟,依然故态展眼前。 清脆歌声犹在耳,缠绵病榻欲升天。 娇女二儿均已大,老夫终夜不成眠。 地下相逢应不识,风姿怎得似当年。 (她常说早死早升天。) 这个她,便是宗和病故的前妻,孙凤竹。 他们36...

评分

秋灯忆语之前,我读了宗和与充和的通信,信中宗和写了一首诗: 三十五年一梦烟,依然故态展眼前。 清脆歌声犹在耳,缠绵病榻欲升天。 娇女二儿均已大,老夫终夜不成眠。 地下相逢应不识,风姿怎得似当年。 (她常说早死早升天。) 这个她,便是宗和病故的前妻,孙凤竹。 他们36...

评分

秋灯忆语之前,我读了宗和与充和的通信,信中宗和写了一首诗: 三十五年一梦烟,依然故态展眼前。 清脆歌声犹在耳,缠绵病榻欲升天。 娇女二儿均已大,老夫终夜不成眠。 地下相逢应不识,风姿怎得似当年。 (她常说早死早升天。) 这个她,便是宗和病故的前妻,孙凤竹。 他们36...

评分

秋灯忆语之前,我读了宗和与充和的通信,信中宗和写了一首诗: 三十五年一梦烟,依然故态展眼前。 清脆歌声犹在耳,缠绵病榻欲升天。 娇女二儿均已大,老夫终夜不成眠。 地下相逢应不识,风姿怎得似当年。 (她常说早死早升天。) 这个她,便是宗和病故的前妻,孙凤竹。 他们36...

评分

秋灯忆语之前,我读了宗和与充和的通信,信中宗和写了一首诗: 三十五年一梦烟,依然故态展眼前。 清脆歌声犹在耳,缠绵病榻欲升天。 娇女二儿均已大,老夫终夜不成眠。 地下相逢应不识,风姿怎得似当年。 (她常说早死早升天。) 这个她,便是宗和病故的前妻,孙凤竹。 他们36...

用户评价

评分

觉得宗和很像宝玉,却没有享受太多的锦衣玉食,毕业后,抗战爆发,他与妻子的悲欢离合很可叹。他的确是天真的,对家人,对昆曲,对自己的事业,对政权。然而,还是没有逃过那十年。

评分

流水账,不如《平如美棠》

评分

昨天在看张宗和写的《秋灯忆语》,内容主要是张先生回忆第一任妻子凤竹,以及战时与凤竹小姐的通信。凤竹小姐的信写得比张先生的要好。之前看张先生与充和小姐的通信集,也是充和小姐的信比张先生写得好。我看张先生的信就匆匆翻过,看凤竹和充和的信就细细看。凤竹怀孕时期是与充和一起生活,那时的信有一些涉及到充和,着墨很少,但我也不放过。后来想到,他们张家算是民国时期中国的贵族了。生活习气应该能代表当时生活富足的家庭生活风貌。而这种生活方式跟欧洲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很相似。比如,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生活环境里,自身艺术的培养一直不止,(战乱时,充和与宗和经常参加曲会,拍曲。)做的工作只是为了能维持当时的生活就可以了,并不疯狂追求金钱的多少。

评分

真情、有趣的人和事

评分

流水账,不如《平如美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