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钧 山东省兰陵人,1925 年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耕读之家;1949 年到台湾,服务于(台湾)中国广播公司,还曾担任过多家报社副刊主编;1979 年应聘至美国的大学任教,之后定居纽约至今。
王鼎钧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著作近四十种。从六十年代早期的作品到1975 年《开放的人生》,再到八十年代初期《作文七巧》,其“人生四书”、“作文四书”等作品在台湾销行极广,至今不衰。
自七十年代末期起,王鼎钧开始了《碎琉璃》等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1988 年《左心房旋涡》出版之后,更被誉为“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
从1992 年至2009 年,王鼎钧历时十七年陆续发表“回忆录四部曲”。这四卷书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这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一部,写故乡、家庭和抗战初期的遭遇。作者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及种地劳作信手拈来;同时将个体的遭遇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中,以小见大,在朴素无华中显示出一种深度和力量。
用等待一辈子的自由
写尽20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齐邦媛、朱西宁、杨照、高华、王奇生推荐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
“对日抗战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我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 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抗战时期,我受国民党的战时教育,受专制思想的洗礼,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构,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抗战、流亡、内战、白色恐怖……当时天下已乱,但这四部回忆录脉络清晰,藉个人离乱的遭遇显现火焰山似的动荡年代,读来仿佛章回小说,精彩故事一个连接一个——这,其实是耄耋之年的作者用自己的青春与血泪换来的!
难得的是作者并未将回忆录写成自己血泪控诉的文章,而是借一己之受想行识,以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将血泪化成明珠,以呈现一代众生的存在,试图唤起今人对那个时代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的关注和了解。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有史诗般的壮阔和触及灵魂的力量。
《关山夺路》获联合报读书人2005最佳书奖,“回忆录四部曲”获《中国时报》2009开卷十大好书,《文学江湖》获第三届201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一本回忆录是一片昨天的云,使片云再现,就是这本书的情义所在。
——王鼎钧
为什么王鼎钧在写了《碎琉璃》和《左心房漩涡》这样空灵的抒情诗式的散文、小说之后,会开始写由绚烂归于平淡的自述呢?应是不仅因为此时“人生已没有秘密也没有奇迹,幻想退位,激动消失”吧。昨天的云是实际人生,是父母呵护的童年,到战争洗礼,炮火中初识折腰大地的岁月升腾而成,其中充满了人间至深至纯的情义。
——齐邦媛
本来想打四星半,但是想不出来为什么扣掉了半星,遂五星。 这本书是王鼎钧先生回忆录第一部,主要在写家庭和抗战初期。 高中的时候听过学文科的小伙伴念叨过这本书,但是当时太贵她并没有买,我就一直记到现在想着什么时候一定要看看王鼎钧的回忆录。刚好那天在图书馆漫无目的...
评分作者作为兰陵人,对山东煎饼感情深厚,文中提了太多次,大晚上的看得我好饿,于是都给摘抄了出来。(关注点跑偏……) 家乡的主食叫“煎饼”,乡音近似“肩明”。煎饼是用石磨把小麦黄豆磨成稠糊,再放在铁鏊子上烙成,所以推磨是人生大事。 (总算知...
评分 评分 评分我不是在写历史,历史如云,我只是抬头看过;历史如雷,我只是掩耳听过;历史如霞,我一直思量“落霞与孤鹜齐飞”何以成为千古名句。 有人说,他的一生是一部史诗。 有人说,他的一生是一部长篇小说。 有人说,他的一生是一部连续剧。 我以为都不是。人的一生只能是一部回忆录,是长长的散文。
评分《昨天的云》终止于作者十七岁离开在沦陷区的家乡去国统区的阜阳读中学。然而就是这样一段少儿记忆,我们看到了旧时代村镇里形形色色的人物:遗老、缙绅、县长、军官、士兵、土匪、地主、长工、贫农、乞丐、传教士、行医骗子;了解到鲁南农村的风土人情:摊煎饼、割麦子、上私塾、上新学、写复古诗、演爱国剧、打高粱叶子与野合、遭遇蝗灾与吃蝗虫、投井与淘井、世家子弟与异乡人, 还有那个时代特有的逃难、大轰炸、打游击。对土地和传统都很陌生的人来说,这些都是犹如《清明上河图》一般的长卷,而且难得笔法细致,画风清朗。
评分风雨飘摇中的少年时代,倾城倾国,风云突变,大户人家的繁华与破败,各方势力的你方唱罢我登场,无数在天地间无以自存的家庭,万千在覆巢下滚动不停的卵。下笔克制,朴实无华,却自有一种力量。#被浪掷的八月,收拾心情,好好读书
评分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中的第一本,有记忆中故乡兰陵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春种、秋收、赶集、恋爱、摊煎饼、读私塾,细琐的生活娓娓道来。也有国破家亡的沉痛,轰炸、逃难、打游击,同时以孩子和老人的眼光看战火纷飞的年月。记了一位崇尚简洁文风的老师,把他写的“金风玉露的中秋已过,天高气爽的重阳未至”改成“今年八月”,看时不由得笑出来。
评分“今天的云抄襲昨天的云” 好多地方志都是我第一次聽說過 那是發生在那個時代的事情每個人歷經的都頗有豐富 被問將來能做什麼呢 乞丐還是文人 也如片尾一步一次匍匐的不回頭轉折命運的開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