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第3版)》是钱穆先生八十高龄后对双亲及师友等的回忆文字,情致款款,令人慨叹。读者不仅由此得见钱穆一生的求学、著述与为人,亦能略窥现代学术概貌之一斑。有心的读者更能从此书感受到20世纪“国家社会家庭风气人物思想学术一切之变”。这本书不光是写他自己一身一家的琐事,更加能启发那些对近当代人文思想感兴趣的“善论世者”。
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读书当知言外之意,写一字,或者三字未写。写一句,或有三句为写。遇此等处,当运用自己聪明,始解读书。 故知学问向前,在遥远之进程中,自不免许多意料不及之枝节曲折,错歧复杂,有违初心者。 人生最大的学问在求能虚此心,心虚始能静。若心中自恃有一长处即不虚,则此...
评分选修现代新儒家课的时候,老师说起往届有中学时便读完钱穆先生的所有作品的师兄,某次在课堂上登台讲评钱穆先生生平思想关怀的时候,竟然情难自抑,泪洒讲桌。当时听到这段故事,心里也有相当的震动。一来颇有一些遗憾,不知道这会为了前人动情如此的师兄是何等样人;二来却是...
评分 评分“苟入党,则成一党人,尊党魁,述党章,国人认余为一党服务,效力有限,余不入党,则为中国人尊一中国当代大贤,宏扬中国民族精神,一公一私,感动自别。” 摘抄此书原话一段。当时有人力劝钱穆入国民党,钱穆如此回复。就凭这句话,此书必读。
评分所读为2018年版,亦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豆瓣未收
评分跟随钱老的思绪,去感受那段动荡年代中国文人的风骨和情趣,也深为经历无数浩劫而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唏嘘感动。
评分看完这高寿老头的回忆录,觉得活长点时间是一个极大地财富。又有才华又有人气的老头,让我觉得不爱国学也应该爱这个史学大师
评分#老父亲给儿子每天准备点心真是贴心极了…钱老竟然上座而且有小成,我真是深感意外。《童蒙止观》我亦读过,真是可惜,不过那段“易观”的文字真到位(p108)。西南联大一段太好,虽说“宁为太平犬,莫为离乱人”,但是钱老笔下没有战争的恐惧,只有纯人之境,实在是羡慕。后面的文字几乎一气呵成,389页道尽95岁老人的一生,看后不觉心酸,亦有怅然若失之感:一个人的一生,可以用一本回忆录总结,也可以用一篇悼词成就,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
评分在阿那亚的孤独图书馆再读师友杂忆,亦感宾四先生之曰:进学校如在客堂,归家如返卧室。不得谓卧室始终是家,客堂即不是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