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村直己 うえむらなおみ (1941-1984) 日本探险家,一九四一年二月十二日生于日高町,毕业于明治大学。第一个站上世界最高峰的日本人,并创下世界首位登上五大洲最高峰的纪录。挑战完高山,为了达成以狗雪橇独自横断南极大陆的终极梦想,他先后完成了徒步纵走日本列岛三千公里、格 陵兰三千公里的雪橇之旅、北极圈一万二千公里的雪橇之旅、世界最初的北极点雪橇独行,以及攀登严冬期的南美最高峰阿空加瓜山等。 不幸的是,一九八四年,在他成为世界首位冬季单独登上北美洲第一高峰麦金利峰的人之后,却与外界断绝消息。严冬的麦金利峰埋葬了单独横断南极这没有完成的梦想。 主要著作有《赌青春于群山》(1971),以及代表作“极地三部曲”:《极北直驱》(1974)、《北极圈一万二千公里》(1976)和《北极心格陵兰单独行》(1978)。这些书曾燃起日本全国上下疯狂的探险热,也鼓舞了日本年轻人对冒险的大胆梦想,以及对理想的勇敢追求,影响至今不衰。
日本探险家植村直己在一九七〇年完成单独攀登世界五大洲最高峰的纪录后,将目标从“垂直的世界”转向“水平的世界”,也就是极地。为了横越南极这一终极目标,他进入地球最北端的爱斯基摩部落,磨练一些极地生活的能力,让身体适应气候变化并学会狗拉雪橇技术。他秉持非凡的决心,用生疏的技术驾驶狗拉雪橇独自出发,途中遭遇各种生死一线间的危险。这些事迹让世界知道了植村直己的存在,也让他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最受尊敬的探险家之一。
勇敢的生命,永远不停歇的寻找各种山峰与挑战。找到了宿命的人,是幸福的,每一天醒来都知道要干什么,并一直为之努力。 佩服植村格陵兰独自雪橇3000公里之行的勇气和毅力,在途中遇到各种险情,一一迎刃而解,我相信主人公好多次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而这肯定只是他那么多旅途...
评分这本书是在图书馆乱翻的时候发现的。 因为读<午夜快车>系列,很喜欢陈宝莲老师翻译的作品。这本书也很好看的,推荐。 Naomi为了横贯南极的计划,跑到北极去训练。这个想法就有点好玩啊,不过想想也是有点无奈,南极没有住民嘛。 不过北极的住民也是少得可怜,读这本书我才发...
评分勇敢的生命,永远不停歇的寻找各种山峰与挑战。找到了宿命的人,是幸福的,每一天醒来都知道要干什么,并一直为之努力。 佩服植村格陵兰独自雪橇3000公里之行的勇气和毅力,在途中遇到各种险情,一一迎刃而解,我相信主人公好多次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而这肯定只是他那么多旅途...
评分这本书是在图书馆乱翻的时候发现的。 因为读<午夜快车>系列,很喜欢陈宝莲老师翻译的作品。这本书也很好看的,推荐。 Naomi为了横贯南极的计划,跑到北极去训练。这个想法就有点好玩啊,不过想想也是有点无奈,南极没有住民嘛。 不过北极的住民也是少得可怜,读这本书我才发...
评分这套书是直接从台湾地区引进出版的,编辑只是把繁体字简单的转换成简体字,很多地名、人名与大陆所用存在着很大差异,但并没有做任何注释,让读者读起来很是费劲。 这种偷懒的做法,最直接的后果是,影响销路。
作者太酷了。日本人的游记总是有一种蠢萌蠢萌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译者曾经翻译了《午夜特急》,我最喜欢的日本人写的游记。
评分生命不一定很长,但生命可以很宽。推荐你去读一读
评分作者太酷了。日本人的游记总是有一种蠢萌蠢萌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译者曾经翻译了《午夜特急》,我最喜欢的日本人写的游记。
评分出色的探险手记,很好的人类学资料。
评分我穿着登山靴,每天跑六公里高四千米的山路,到峰顶瞻仰白雪皑皑的圣母峰顶,我告诉自己,即使只是一天,我若以艰苦的理由怠惰练习,就可能失去登上圣母峰顶的机会。我继续练跑,虽然不练习也或许有机会登顶,但是我不想没有训练就去登顶。 我独自乘坐木筏沿亚马逊河而下时,也是每天钓鱼。一九六八年四月到六月,我乘着木筏从秘鲁安第斯山的亚马逊源头独自划了六千公里到大西洋岸的马卡帕Macapa。我在长四米宽三米的木筏上,用椰子叶搭个篷顶,每天钓鱼度日。我用香蕉片和鱼头,兴致勃勃地钓鲶鱼、两米长的亚马逊鲆鱼和食人鱼等。虽然被蚊虻咬得浑身红肿,还是舍不得辜负那舒适的阳光,不肯穿上衣服。那段时间我的饮食就只有粗简的香蕉和鱼干,但感觉相当爽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