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海尔达尔,生于1914年,挪威伟大的探险家、学者、作家,曾入伍参加二战,抵抗纳粹。1947年,海尔达尔策划组织并亲自参与的“康提基”越洋探险获得成功,震惊全球。此后逾半个世纪,他继续投身科考探险,脚步遍及世界各地,并因其杰出成就而获誉无数。2002年,海尔达尔逝于意大利。挪威政府在奥斯陆大教堂为他举行国葬。2011年,包含照片、日记、私人信件、论文等内容的“托尔•海尔达尔档案”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孤筏重洋》是一部描述科学探险的纪实性作品。作者托尔·海尔达尔在太平洋中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上调查研究时,却从那里的文物遗迹、民间传说以及太平洋上的风向潮流等方面,发现了种种迹象,使他认为群岛上的第一批居民,是在公元五世纪从南美洲漂洋过海而来的。
但是当时南美洲人的文化,还处在石器时代,海上交通工具只有木筏,没有船。因此,许多科学家认为他的说法不对,最简单的原因是:人类不可能乘木筏横渡太平洋,安抵彼岸。
海尔达尔却坚决相信自己的见解是对的,木筏是可以横渡太平洋的。为了证实他的理论,他排除了千百种困难,约了五个同伴,完全按照古代印第安人木筏的式样,造了一只木筏,在1947年4月从秘鲁漂海西去。他们经受了各种生活上的磨难,战胜了惊涛骇浪,遭到很多次令人毛骨悚然的险遇,也经历了许多奇趣横生的境地,终于在三个多月后,横渡了四千多海里的洋面,到达波利尼西亚群岛。至于“康提基”,那是人名,也是神名,原是传说中第一批到达波利尼西亚的人群的领袖,海尔达尔他们的木筏也以之命名。
这是一次震惊世界的木筏远航,被公认为当代最勇敢的壮举之一……
——朱启平
以下是我2002年的一篇旧文。与海雅达尔有关,不过严格说来,也许不能算是书评。 -------------- 2002.4.21 挪威人海雅达尔辞世 在网上转悠,发现三天前(4月18日),挪威的航海家托尔•海雅达尔(Thor Heyerdanl)在意大利去世了,享年87岁。他是我敬佩的海...
评分以下是我2002年的一篇旧文。与海雅达尔有关,曾在西祠发过,也曾在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22852/下发表,今晚看看,也许发在这个地方更合适。因为我原本读的就是这本书,海子自杀卧轨时带着的,也应该是这本。 -------------- 2002.4.21 ...
评分之前看孤筏重洋的电影,想起了以前看的书。 很奇怪 更多回想的却是附录的那几篇。如果说正文 海尔达尔他们的故事是阳光的,附录就带着阴暗的色彩。记得一篇讲一个人为了获得横渡大洋的名声 倾其所有 投入冒险,却因为选择了竹子来扎筏子 注定了失败。一篇讲一个很老的老头,抛...
探险题材的书籍最吸引人了,这本书还是纪实体的,从人员、事前准备、目标制定到旅途中各种酸甜苦辣,事无巨细的写到书中去。仿佛看到了一个团队为了取得目标胜利,各司其职,克服困难。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与海豚嬉戏,看螃蟹爬行,与风浪斗争,探究海底微生物神秘世界, 享受鱼肉大餐......“这就是天堂”。能理解为什么这本书是海子自杀前随身携带的,是因为它代表了自由、胜利、梦想成真。
评分经过研究后觉得一件事是对的即便再权威的人不认可也该去尝试,前提是做足了研究和准备工作。超级赞的一本书,非常有激励作用。我怀疑#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受了这本书很多启发。
评分从秘鲁乘木筏横渡太平洋到大洋洲,一场惊心动魄而有充满乐趣的旅行。
评分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感觉一般!不是很精彩!
评分尽情作吧,带上勇气!以木筏为中心,周围一个圆圈,向穹苍的拱顶涌跳;一夜又一夜,还是这些星星在我们头上转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