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风流 I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西蒙娜·德·波伏瓦 波伏瓦 法国 小说 法国文学 外国文学 文学 存在主义
发表于2025-05-19
名士风流 I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二战后的法国,二战后的世界,走过二战的知识分子。看看他们的写作、文学、政治活动以及生活,更看看他们的良知、挣扎与坚持。
评分我好想成为波伏娃啊 流泪
评分Henri Anne 错综的叙事结构,和战后不久的法国知识阶层有明显影射关系。不怕得罪人的到处开黑。安娜这个角色复杂到有点自相矛盾:难道真的要分成Magi那样的知识人母亲和女性三人格?待读第二部。
评分伴随着旅行结束也看完了这本小说,佩服波伏娃的理智冷静胆识和诚意,不管是面向社会发展视角的思辨,还是透过安娜来捕捉细微的心理感受都是克制冷静的,人生的困顿或许最终都归于“生”与“死”的问题,都归于“意义”,都归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另外,这本书里女性困境的描写呼应着《第二性》,而关于精神分析治疗的叙述则让我有点意外。
评分在亨利身上看出一种典型的有关写作境况的悖论:我的才能(tendencies)与总体的时代特征不符合时,写作这一本身纯洁的表达行径本身会如棱镜里的光线被扭曲分解成什么样子,亨利需要的不是爱情,是自由,战前的青春和自由的空气,然而他是被不可名状的生活的漩涡所"活活吞吃了" "学识疏浅,目光短浅,处事轻率,我没有时间,将永远没有空暇。" 回归农舍,树林也是不可能的,离开令人激动的时政的漩涡,离开人们,我又能在空气中写些什么?… (题外话 : 阅读时总是把波伏娃和杜拉斯放一块想,杜拉斯会怎么写葡萄牙之行这里呢,这种傻问题。)
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法国哲学家、作家、女性主义者。1929年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曾在多所学校执教。1945年和让—保罗·萨特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第二性》,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的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她和汉娜·阿伦特、苏珊·桑塔格并称为西方女性学术的三个中心。
《名士风流1》有纪实的影子,当时欧洲文化圈中的活跃分子也许都可从中有所比照。比如罗贝尔可以对应为法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萨特,刘易斯可以对应为作者的美国情人、作家阿尔戈伦,小说开篇献词即点明小说是献给这位美国情人的。但是,作者还是运用小说写作技巧,不断变化人称,变化叙述者的口吻,变化时间、空间,将全文十二章以交缠的形式展开,既有爱情线索的延续,比如亨利与波尔从热恋到歇斯底里到相互怨恨的关系,罗贝尔与安娜持久、平静的终身伴侣关系,刘易斯与安娜一见钟情、无法厮守的爱情,又有对战争、对道德审判、对知识分子使命的反映、思考,比如樊尚对战时投敌分子的暗杀行动,亨利与罗贝尔关于是否在《希望报》上披露现实弊端的争论。
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月才看完,波伏娃不是女权运动的先驱吗?可是她笔下的女主角:1安娜---与丈夫罗贝尔之间没有爱情后旅行中与刘易斯相爱,却为最终得不到爱而服药自杀。2波尔---为爱人亨利放弃一切,走入极端,几近疯狂。3纳迪娜---阴郁,对一切都没有兴趣。而书中两大男主角...
评分波伏瓦女士是绝无异议的光源,身上时刻散发着瓦数超强的光芒,1949年的她更以惊世之作《第二性》照亮了大半个欧洲。你可以说她是女权运动家、女性楷模,也能称她为哲学家、社会学者,再又剧作家或小说家她也一样担当得起。透过波伏瓦的作品和身前照片,你看到一名意志刚烈、铮...
评分有时候想我们是世界中一粒尘埃,不要那么浮华 我们只是尘埃 迷失在各个世界中 我们不会喧闹 我们不会迷失 我们只是在寻找 寻找我们曾经的风流
评分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但是也没有那么差 只是喧哗中有少许的风流 风流中不是那么味道 我们只是我们 还是能是谁
评分名士风流 I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