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 (精装插图典藏版)

一九八四 (精装插图典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英] 乔治·奥威尔
出品人:天下智慧文化
页数:344
译者:徐立妍
出版时间:2013-11
价格:32.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0233372
丛书系列:反乌托邦三部曲(精装插图典藏版)
图书标签:
  • 反乌托邦
  • 乔治·奥威尔
  • 外国文学
  • 反乌托邦 思想
  • 小说
  • 经典
  • 文学
  • 1984
  • 一九八四
  • 乔治·奥威尔
  • 反乌托邦
  • 政治小说
  • 经典名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13年夏天,斯诺登的爆料使得《一九八四》飙升亚马逊畅销榜,“棱镜门事件”引爆的不仅是民众对隐私泄露的忧患,更多的是触及了人骨子里对自由、尊严与爱的敏感和尊崇!正如《发条橙》的作者所言:“多一个人读奥威尔,就多一份自由”。因此《纽约客》说《一九八四》“值得我们再读一读”。

1.入选英、美、德、法多国中学生必读书目。被一部分读书人视为死前必读图书之一。

2.被译为60多种文字风靡100多个国家,全球销量超过5千万册。

3.被《时代周刊》评为“百部最佳英语小说” ,入选兰登书屋“20世纪百部英语小说”。

4.书中的术语和小说作者已经成为讨论隐私和国家安全问题时的常用语。书中的一些词语,如“思想罪”、“新语”、“双重思想”、“老大哥”、“犯罪停止”等已收进英语词典。

5.最具收藏品鉴价值的版本。

台湾远流经典新译No.2,2012最新译本,汲取诸经典译本精华;最新国家插画师作品首次收入,60多幅珍贵资料图片精彩呈现;陆建德作序,李银河、何怀宏解读,不一样的角度,最具纵深度的剖析。

小说讲述了一个爱情与自由在极权政治下异化的故事:

相爱的时候,女主人公说:彼此揭发告密,都不算背叛,只有彼此不再相爱,才是背叛;被试探时,牺牲生命、背叛国家、无辜杀戮、硫酸泼儿童,都可以去做,唯独两人分开做不到,因为“他们不能影响你的内心”。从“101”房间出来后,男女主人公偶然相遇,言及爱与背叛,轻描淡写,毫无情谊——“他们真的可以影响人的内心” ……

这个爱情悲剧只是这部小说的表象,最震撼人心的其实是关于专制面目的揭示,以及跨越时空和文化背景传达给读者的前世今生相识感。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记者、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1903年生于印度,在英国成长。少年时入读著名的伊顿公学,毕业后因成绩一般、家境不富裕无力攻读大学,考取了公务员,被派到缅甸任警察。1927年辞去公职回到伦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6年,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因伤回国后又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二战中,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从事宣传工作。后来又从事专栏书评写作。1950年死于肺病,年仅46岁。乔治•奥威尔一生短暂,但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作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 “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代表作有《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等。

译者徐立妍,台湾新锐译者,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译有《污点》《以色列:新创企业之国》《泰丝家的女儿们》等。

目录信息

奥威尔和《一九八四》/陆建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附录新语原则
大家读
自由与专制 /李银河
思想的权力 / 何怀宏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爱国主义“名言”集萃——智者的思考是愚者的明灯 1.集中体现于政府的公权力,是决定社会状况的最重要因素了,它是最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策源地和总闸门,社会的“技术中心”和“能量中心”;同时,……公权天性是恶棍,要公权能够低耗高效不作孽,只有“把统治者关进笼子里...  

评分

朋友曾经问,看过1984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很多人说恐惧,可是我却只感受到刻骨的,无法用泪水倾泄的悲伤。 在黄昏的小屋里,他和她从缱绻后的睡梦中醒来,窗外夕阳的光芒投射在她的身上,外面有一个洗衣妇人的歌声和尘世中种种车来人往。那样的时刻,那样的爱情,它真实地存在...  

评分

最近断断续续在看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别人问我它是什么书的时候,我会很严肃地和他们说:这是一本很恐怖的书。  说它是恐怖之书不是说这书写的是恐怖故事,而是让你看了以后你会觉得不寒而栗,你会庆幸自己暂时没有生活在那样的氛围之中。  单看我的这题目吧,...

评分

评分

朋友曾经问,看过1984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很多人说恐惧,可是我却只感受到刻骨的,无法用泪水倾泄的悲伤。 在黄昏的小屋里,他和她从缱绻后的睡梦中醒来,窗外夕阳的光芒投射在她的身上,外面有一个洗衣妇人的歌声和尘世中种种车来人往。那样的时刻,那样的爱情,它真实地存在...  

用户评价

评分

不由自主地想到“大数据”。

评分

奥威尔是局外人,他冷静的观察,理智的分析,最后得出了天才的预言。而扎米亚京所经受的是切身的疼痛。俄罗斯土地上所经受的一次又一次的劫难,民族精英们所遭受的一次又一次的流放,话语被一次又一次的禁锢。因此他的述说带着一种切肤之痛,也就带着深深的怜悯。扎米亚京的悲剧在于他不属于他的时代,在人们为政治体制的归属所奔忙时,他舐到了人性的肌体上被割伤的血痕。 当没有我,只有我们的时候,世界将会怎样?这也是乌托邦的致命悖论,我被我们所吞噬,个体被总体所吞噬,人被社会所吞噬。人异化的最高等级不是物的异化,而是体制的异化。

评分

作者似乎决意要写一个绝望到底的故事。被冷酷到底的绝望彻底摧毁灵魂后,竟然是飘飘然的轻松和圣洁之感,就这样斗争结束了。这本书一定启发了非常多后来的作品,包括一些影视剧。

评分

奥威尔的乌托邦是蛮力的,这根本没有构建基础。所以《1984》是政治讽刺小说,而已,这也是奥威尔深度不如扎米亚金甚至陈冠中之处。

评分

你活着,你早就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