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邇鼕先生生於1913年,卒於1990年。年輕時即善詩文、燈謎,有“桂林纔子”之稱。抗戰期間以新詩、小說、小品文等創作走上文壇。解放後曾在山西大學中文係任教,1954年調至人民文學齣版社,在古典文學的整理編輯、齣版普及上做齣瞭重要貢獻。他不但是著名的古典文學研究專傢,而且是著名的詩人。一生從寫舊詩到寫新詩,又轉而寫舊詩,始終不改詩人本色。著有曆史劇《戰颱灣》、傳記《李秀成之死》、短篇小說集《九紋龍》、敘事詩《黑旗》等。他選注的《蘇軾詩選》、《蘇軾詞選》、《韓愈詩選》負有盛名。
三國故事大傢已經耳熟能詳,而人們對於三國故事的瞭解多來自於小說《三國演義》。作者將史書《三國誌》和小說《三國演義》結閤起來,亦文亦史,拓展齣彆開生麵的視野。
汉末董卓扰乱,王允用计将其除去。当老贼陈尸于市,上下无不拍手称快,独有蔡邕感其知遇,形于颜色,竟以此触怒了王允,下狱死。这是听说过一点三国故事的人都知道的。 彼时“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后世为之感慨叹息的也很多。我最近偶翻陈迩冬先生的《闲话三分》,也说到这一段...
評分“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横亘千年时光,三国题材在今天为什么依旧如此盛行? 鲁迅先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盖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而事状无楚汉之简,又无春秋列国之繁,故尤宜于讲说。……而今日搬演为戏文者尤多……其在小说,乃因有罗贯中本而名益显。”在...
評分006:闲话三分 0、简介 《闲话三分》,陈迩冬著,是陈迩冬先生早年发表于《光明日报》副刊的关于《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对比评谈的系列文章,最早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于1986年。2007年一版一印,上海出店出版。陈迩冬(1913-1990),著名学者、诗人、古典文学评论家。广西...
評分汉末虽有黄巾之变,但去古不久,人心思汉倒也事实。故而诸侯学春秋五霸,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己在背后操纵,以为上策。 后曹公统一江北,人民安定,思汉的情节就淡了不少。曹公之子曹丕登基大幕一开,刘备孙权就不装忠臣孝子了。
評分寫得比較淺顯,但內容紮實,議論中肯。在托孤一節,加入對比魏明帝,更顯功力。
评分陳先生不適閤做這樣的題目。
评分小書慢品,視角獨特。話說,男兒當如周公瑾,大帝誓師江水綠,小喬卸甲晚妝紅。
评分看那時的專欄文章水準!由虛入實,以小見大,彆開生麵,妙趣橫生。
评分短文簡潔生動,卻又不停引用資料,不失學術性。簡單瞭解三國的好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