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門.加菲爾Simon Garfield
生於英國,是一位記者同時也是作傢。他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早年曾為BBC寫過紀錄片劇本,也替英國獨立報、觀察傢報等媒體撰文。他從很小的時候就很著迷於地圖。除瞭《地圖的歷史》之外,還有《工業的黑暗》(The Dark Side of the Industry)、《淡紫色──改變世界的顏色》(2002,商周齣版)等多本頗具盛名的著作,2010的作品《字體故事:西文字體的美麗傳奇》(Just My Type)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更以《純真的盡頭:AIDS在英國》榮獲毛姆獎。
從地圖看歷史──第一本全方位、最完整的地圖文明史
從亞歷山大圖書館到Google Maps,從石刻地圖到GPS定位係統,
地圖是如何反映歷史、影響文化,見證變遷和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古希臘人如何得知世界有多大?
托勒密後的黑暗中世紀,如何藉由印刷工藝「文藝復興」?
瓦爾德澤米勒地圖的十二闆塊,說明瞭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是場騙局?
在平麵上呈現弧形錶麵,麥卡托如何成為現代製圖之父?
當Google Maps掌握瞭定義和呈現世界的權力,我們的未來要往那裡去?
想像一個沒有地圖的世界,人們如何旅行?現在手機裡有地圖,電腦上有Google Maps, Facebook的齣現更繪齣一幅新的社群圖譜──數位革命對地圖的改變遠超過各時期所有地圖學的總閤。讓我們迴到一萬四韆年前,穴居人首次在石頭上刻下地圖開始,是否地圖的產生──甚至啟動瞭人類大腦的擴張與發展?
關於地圖的事實代錶一本世界演變史:西元前的扁平世界,中世紀的宗教奇想,十五世紀的地理大發現、十六世紀晚期的三角測量、十八世紀的經度確立、二十世紀的飛航與空中觀測。到瞭今日,拜全球定位係統、衛星導航之賜──世界的中心不再是耶路撒冷或是帝國首都,我們開始Me-Mapping──從自己的位置規劃路線。走到哪裡,「你」就是地圖,就是世界鏇轉的樞紐。地圖確實描述每個時代對世界的看法,掌握你我之所以為人的線索,並反映齣發現與好奇,衝突與毀滅──也標記齣權力的更迭。
地圖即故事,地圖即生命。地圖的力量能迷惑、能振奮、能煽動,能無聲傳遞迷人的故事,講述我們曾經經歷以及即將前往之處。作者以其獨特的眼界,解說地圖如何錶達、又如何巧妙在時間長流中重塑瞭歷史。地圖在這本書中,不僅是用來觀察周遭世界的跳闆,還反映齣更具定位的自己。
(如果蘋果公司讀過這本書,應該就不會在地圖軟體上跌瞭這麼大一跤。)
现如今,大家出门约会、逛街、吃饭、住酒店、找景点,都习惯了用智能手机上的地图APP来指引方向,随手一点,便能准确标识出目的地以及抵达方式。可如果去远方旅行则远远不够,你必须备一张详尽的大地图用来纵观全局,这样才能对即将要去的目的地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上面标识的形...
評分“此处有龙!”人们普遍认为此言曾用于标注地图上已知的危险区域和未曾探索的区域,听上去颇为形象。西蒙·加菲尔德却在《地图之上:追溯世界的原貌》一书中提醒我们,这只是个地图迷思,找不到印证的实例。 不过,地图上的空白区域倒真的是个神奇的存在。或许它太神秘,或许是...
評分文/吴情 因为个人的阅读兴趣和业余爱好,我通常对两类书无法缺乏抵抗力。其一,关于书籍的书,其二,关于地图的书。前者似乎无须太多解释,同好者众,至于后一点,除了因为我对地图素来喜爱,另一个原因是,地图中往往包含了世界历史,毕竟,方位的确立对个人、对国家乃至对世...
評分地图作为一种日常必备的工具,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已经装入了大部分互联网设备。手指轻轻一点,电子导航应用会带领我们去地图上标记的任何地方。发展到如今的便捷和发达程度,地图经历了几千年的演进,与之伴随的正是人类文明的变迁。地图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人类探索世界、...
評分文/望月听雪 自人类诞生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开始,用脚丈量土地是人类认识这个孕育自己的环境的最初方式,原始而美丽。地图是人类用足丈量的心血,亦是循着人类的足迹慢慢描摹出来的辛勤结晶。行走天下,画遍九州。如今,旅行亦是如此,只有亲眼见到那个心中梦寐以求的地...
就是有很多資料,但找不齣重心。
评分頁311提到瞭Lonely Planet和Rough Guides兩套旅行手冊。翻譯的問題:Rough Guide中的「Rough」不是名詞,繁體中譯本很詭異地譯為「羅浮旅遊指南」,想當然瞭。應該是是「簡明指南」。Rough Guide中文版引進瞭,譯為「易行指南」,意譯瞭,還湊閤。Lonely Planet中譯本引進後,叫作「孤獨星球」,本書譯者譯為「寂寞星球」,問題不大。。。
评分切入很好:地圖的演進,正是人類文明的變遷,其中包含對外界的探索與認識、哲學政治宗教的百科全書……但對於寫瞭《字體故事》《工業黑暗》的作者,也不能奢求於深度。乃至將中國稱之為“對外界保持著刻意的恐懼與無知”,但誰又不是在“想象異域”呢?介紹瞭有關地圖的小故事,簡單易讀。興趣而不一定齣現:神秘的文萊島,消失的文明抑或早被發現的美洲。這裏有龍,異域想象。獅子與蠑螈,政治隱喻。地圖的標記、邊框、花飾。傳奇的空山山脈,為瞭填補空白,“當兩年之後再次來到這裏時,卻發現父親口中的山脈,隻剩下一片地平綫”。謀殺案地圖,偵探們如何分析凶手的真實身份。霍亂的研究、病原與阻止,醫療地理學。金銀島:寶藏就在X處。名著裏的漫步、案件、冒險。遊戲地圖。大腦分布圖。性彆差異。星圖,其他星球外貌。Google地圖的曆史。
评分包含瞭可以想到的地圖的每一個麵嚮。我最感興趣的部分第一是中世地圖,第二是地理大發現、探索非洲和極地探險時期是填補空白。後麵半本相當於一係列的地圖文化專欄,也頗有亮點。但我認為對於地圖魅力何來,它如何具有一種似乎可以扭麯現實和使虛幻成真的力量,這部分不夠深入。
评分頁311提到瞭Lonely Planet和Rough Guides兩套旅行手冊。翻譯的問題:Rough Guide中的「Rough」不是名詞,繁體中譯本很詭異地譯為「羅浮旅遊指南」,想當然瞭。應該是是「簡明指南」。Rough Guide中文版引進瞭,譯為「易行指南」,意譯瞭,還湊閤。Lonely Planet中譯本引進後,叫作「孤獨星球」,本書譯者譯為「寂寞星球」,問題不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