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虹,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人文交流研究所所长。哈佛大学燕京学者,上海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哈佛大学WorldMAP委员会委员,《中国历代人物传纪数据库(CBDB)》学术委员。
主要从事历史地理与环境演变研究,包括中国北方环境变迁,历史城市地理与文化地理研究。主持了多项科技部、教育部和外交部的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项目。出版多部专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SCI、SSCI和CSSCI等)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多次应邀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大会特邀主题报告。
《古都与城市》主要内容:这套书名为《地图上的中国历史》,包括《疆域与政区净、《古都与城市》、《交流与交通》、《民族大迁徙》四种,顾名思义,是以地图为纲,讲述中国历史的某一方面。前贤总结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强调要抓住几个W,其中一个就是Where(哪里)。因为任何历史事实,无论是人物、制度还是事件,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与一定的空间范围联系起来的,都发生或影响于地球表层的某一个点、线、面。正如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所言:“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从城市的起源讲起,城是指城郭,保卫国家用,市是指商业交易,是人员聚集后的必然发展。华夏文明的城市形成和其他文化的可能不同,西方文化里讲到城市的形成一般是指农业发展,有多余劳动力投入手工业中,于是商品交换出现,城市逐渐形成。华夏文化,城市建立的出发点是保卫政权。 城市的起源之后就是讲古都的历史渊源。古都建立的渊源,政治考虑,是否位于疆域的中心,周边是否有粮食产地,是否靠近河流便于抽调物资供应古都。 城市的规划逻辑,皇城先建立,宫城、祭祀地,陵县的起源。居于城市中的王公贵族、普通百姓的社会生活、里坊制度,最开放的唐代,也是里坊制度严格执行的年代,晚上路上是没有人的。 明清以后,江南经济重地,粮食、茶叶等等,靠经济发展起来的市镇,一般靠河流便于漕运。
评分带了很多次在路上,终于读完了。对于中国城市的形成有很清晰的梳理
评分元大都是最符合《周礼.考工记》中儒家理想中的都城设计规划,最有意思的是汉魏晋唐宋这些以正统自居的王朝都未曾将《周礼》这种营建都城的建筑思想付诸实施,反倒是由异民族的蒙元王朝的统治者实现了。元大都的设计者亦黑迭尔丁竟是回回,我还以为是刘秉忠、郭守敬这些汉人儒生规划的呢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是张晓红,不是葛剑雄,葛只是丛书主编。 作者从史前时期的王城遗址,国都的制度和变迁,城市与市集,与水陆交通,与外贸码头几个切面去讲。 读此书有些收获,比如周朝的国-郊-野是一种武装殖民的安排,比如里坊制每天开门关门。但是很多内容被切割到不同章节,过于零散,也经常出现重复,啰嗦的地方。另外图片质量有待提高。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是张晓红,不是葛剑雄,葛只是丛书主编。 作者从史前时期的王城遗址,国都的制度和变迁,城市与市集,与水陆交通,与外贸码头几个切面去讲。 读此书有些收获,比如周朝的国-郊-野是一种武装殖民的安排,比如里坊制每天开门关门。但是很多内容被切割到不同章节,过于零散,也经常出现重复,啰嗦的地方。另外图片质量有待提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