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75年《族长的秋天》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
《族长的秋天》运用斑斓万千的意象、光怪陆离的情节、排山倒海的句式,讲述了一个独裁者无所不能却孤独落寞的一生。他在难以数算的岁月中享尽荣光,却无法改变“没有能力去爱”的命运,于是他一边用权力的罪恶补偿这无耻的命运,一边在只有母牛的宫殿里沦为自己孤独的祭品。
《族长的秋天》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文学成就最高的杰作,将魔幻现实主义发挥到极致,也最好地体现了他在诗歌、音乐等方面的艺术素养,被誉为“近五十年所有语种里最伟大的小说“。它又是马尔克斯倾注最多情感的内心告白,融入了他个人对孤独的深沉感受:族长的孤独,正是在名望光环下马尔克斯孤独内心的写照。
★近五十年来各语种的小说中,《族长的秋天》最为伟大。马尔克斯以抒情诗般不可思议的语言,写下了无人能及的作品。——萨尔曼•拉什迪
★有一天,当没有人记得《百年孤独》中的奥雷里亚诺是一个人还是一条街的时候,《族长的秋天》将使我免于被遗忘。——加西亚·马尔克斯
★如果你看到的不是独裁者,而是一位对自己的名声非常不安的作家,便可读到此书真正的含义。马尔克斯在写这本书时,自传性的元素凌驾于一切之上,它挖掘人类存在的最黑暗深处、并深刻地反应在他自己的灵魂上。——《马尔克斯的一生》
★马尔克斯身为作家最重要的作品是《族长的秋天》,而不是《百年孤独》。因为它把《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其他作品压缩在其中。如果说《百年孤独》是他人生的分水岭,那么《族长的秋天》是他作品的中心点。 —— 杰拉德•马丁(马尔克斯研究权威)
特别不喜欢轩乐的翻译 例如开篇 铺地细砖败给了杂草来自地下的压力 觉着别扭 伴随着伟大的死尸和腐朽的伟大散发出的气息是怎么个话? 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 请参考 值得肯定的是确实还原了原版的面貌 能说是老马放荡不羁? 最后一段 几十页一句话 教坏了小朋友。 不过也是,在...
评分 评分“毫无疑问,权力是人类雄心及意志的最高表现。”加西亚•马尔克斯以《族长的秋天》,写透人对权力的强烈迷恋。对他在这部作品中所进行的“最具实验性质”的艺术冒险,他相当满意,认为这是他最重要的文学成果,是能使他在文学上免于被遗忘的作品。 作品塑造了一个非常衰老的...
评分《族长的秋天》是一部读起来很吃力的作品。尤其在《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这类作品比对下,《族长的秋天》的作者更像是另一个马尔克斯,我不认识的马尔克斯。 《族长的秋天》通篇是不断变化的讲述视角,令人时时陷入迷惑。每个章节不分段,几万字一泻而下,无数绵亘不...
评分像听后摇。
评分对标点符号的敏感让我面对一整篇的逗号有点无所适从。但是马尔克斯的天才确实毋庸置疑。整本书就像一首肆意纵横排山倒海的古典音乐曲,描写了一个独裁者看似荣光其实孤独的一生。和《百年孤独》的风格类似,文字越华丽,人物越孤单。可是文化隔阂真的挺厉害,估计用了太多民间故事吧,我却只能是看热闹般翻过。
评分对标点符号的敏感让我面对一整篇的逗号有点无所适从。但是马尔克斯的天才确实毋庸置疑。整本书就像一首肆意纵横排山倒海的古典音乐曲,描写了一个独裁者看似荣光其实孤独的一生。和《百年孤独》的风格类似,文字越华丽,人物越孤单。可是文化隔阂真的挺厉害,估计用了太多民间故事吧,我却只能是看热闹般翻过。
评分没什么可说的,因为马尔克斯已经把语言和文字玩尽了。。。。。。。。句号构成省略号,用以表达那百种千般却无从说起的情绪
评分对标点符号的敏感让我面对一整篇的逗号有点无所适从。但是马尔克斯的天才确实毋庸置疑。整本书就像一首肆意纵横排山倒海的古典音乐曲,描写了一个独裁者看似荣光其实孤独的一生。和《百年孤独》的风格类似,文字越华丽,人物越孤单。可是文化隔阂真的挺厉害,估计用了太多民间故事吧,我却只能是看热闹般翻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