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在巴蜀

大汉帝国在巴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饶胜文(1969-),湖北孝感人,1999年毕业于北师大历史系,现执教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文学院。从事军事历史、军事地理及战略思想文化研究。读史论史,自溺于一种“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的趣味与情怀,留意兴亡大略,潜心治乱兴衰。所著《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一书曾获第五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

出版者: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饶胜文
出品人:
页数:385
译者:
出版时间:2013-9-1
价格:4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44615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三国 
  • 中国历史 
  • 蜀漢 
  • 政治 
  • 三國 
  • 魏晋南北朝 
  • 饶胜文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以三国时蜀汉政权的兴衰脉络为主线,以流畅的笔触激活那段历史,在一个生动的历史流程里,凸显出那些人与事的意义,在一部断代史的著述里照应“通古今之变”的史学追求。

本书内在的骨架是一种回环式的梳理:从蜀汉集团的政治论述中厘清其政治定位,以政治定位为参照衡量其政策策略的取舍,以蜀汉集团的兴衰脉络检点其主要政策策略的得失,再以这种成败与得失的比照回溯其政治定位。最后归结到:政治定位如何影响一个政治集团的兴衰。

藉此视角,通过对蜀汉兴亡过程的完整领略——刘备的崛起及其局限、诸葛亮在局限中的努力、蜀汉国策的调整及蜀政的衰败——冀能对政治变迁的内在逻辑有所体悟。

本书在一些富有争议性的问题上——诸如衣带诏的真伪、《隆中对》的评价、永安托孤到底托了什么、襄阳之战的三方博弈、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战略与战术原因、联盟的政治问题、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检讨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一段老生常谈的历史里,领略全然不同的风景,这是本书最殷切的期许。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因为三国题材的书籍、影视作品看了不老少,最初读这本书还真没提起兴趣。战略定位slogan到底只是一块政治遮羞的“牌坊”,还是决定一个政治集团兴亡的思想利器,姑且先放下不论,单说这个独特切入,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尤其是作者通过孙吴政权不同时期的政治定位及当权者的摇摆...  

评分

因为三国题材的书籍、影视作品看了不老少,最初读这本书还真没提起兴趣。战略定位slogan到底只是一块政治遮羞的“牌坊”,还是决定一个政治集团兴亡的思想利器,姑且先放下不论,单说这个独特切入,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尤其是作者通过孙吴政权不同时期的政治定位及当权者的摇摆...  

评分

在我们的印象里,乱世之中,礼崩乐坏,纲常皆废,纯粹就是强者为王、弱者为寇,根本无所谓正统、天命可言。然而作者却以辟里入微的分析告诉我们,乱世之中也有道统,天命之提振不可一日而废。这一点在三国时代体现得尤其明显。糊涂者如袁绍、袁术、吕布之流,便只能做匆匆...

评分

在我们的印象里,乱世之中,礼崩乐坏,纲常皆废,纯粹就是强者为王、弱者为寇,根本无所谓正统、天命可言。然而作者却以辟里入微的分析告诉我们,乱世之中也有道统,天命之提振不可一日而废。这一点在三国时代体现得尤其明显。糊涂者如袁绍、袁术、吕布之流,便只能做匆匆...

评分

敬闻傥论,胜文先生雄才。 此书期待已久,本以为会延续前著而补论藩外形势,增广见闻,不意先生雄力精进,以政略统摄战略,纵向撑开结构而显功用变化,由变化而窥道体,揭示法性真常,结语“还是空言”,用意可谓深远矣。 子欲载之道统,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然沉坠...  

用户评价

评分

字字珠玑,句句中的。饶先生的书看完醍醐灌顶,双目生精,原来当以此解。史家治文,本世当有饶公一席。

评分

本以为作者会从自己熟悉的军事地理角度分析蜀汉的战略和对外军事行动,结果却看到作者在纠缠道义和合法性。。。真真有宋儒之风。

评分

这应当是继《演义》之后,我读过的关于三国最精彩的表述了。本书立论新奇,着眼于“道统”,亦即蜀汉政权的合法性问题。将政治定位无限拔高,以政略统摄战略,或许存在可堪商榷之处,但整本书兼具感性与智性之美,几乎达到了形式与内容上的严整统一——这正是我近年来汲汲营营所追求的文字境界。正如作者自云:“论大势而不求精微,必流于空疏;讲精细而无视大势,必拘泥细节。”因而本书“在叙述大势脉络的时候,力求展现格局;在叙述大事进程的时候,力求表现出张力;在叙述关键性节点的时候,力求针线细密。”此可以视为历代论史者之训诫与期许了。

评分

道统、政局的讨论多了点。。。反而是作者出名的战史考察少了。。有点不伦不类

评分

蜀汉政权从建立到败亡,对它产生决定影响的,不是军事因素,而是政治选择。《隆中对》有明确的发展思路而无清晰的手段指导,使刘备虽在军事上部分实现了“跨有荆益”,得到短期利益,却付出了联盟破裂的政治代价。不但为此与孙权反目,还因为以不当手段占据益州和称帝,失去了人心,损失了最大的政治支持。可以说,早在蜀汉政权诞生之初,对政治缺乏深刻、准确的认识,就注定了其结局。 三国,乃至许多政权的历史命运,诚然是通过军事胜负的形式来显示结果,但真正决定成败的,是政治。它包含了道德考量、利益评估、社会心理借助等许多因素,比单纯的军事问题更具综合性、更复杂化,且需要以超越短浅的目光去审视、思考。所谓成王败寇,不是命,也不是运,而是经由一番严苛的政治考验后,由历史筛选出来的结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