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1977年生,山东淄博人。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译作有《西方古典学术史》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著作有《蜗耕集》(书评与随笔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中西因缘:近现代文学视野中的西方“经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
本书主要以晚清时期(1840-1911年)的海外旅行写作为研究对象,这一文体作为近代中国人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当时逐渐形成一种影响深远的"游记新学"。作者将旅行写作从西式理论化的研究模式中复归于文献考辨和史料钩沉的基础工作,搜寻冷僻的文献,考证稽查相关文史资料,对于以往研究多有发覆。在研究方法上,强调了传统学术的地域色彩与近代文化传播的多点扩散式地理图景,虽然谈的是中国人眼中的西方世界,但是其关注点和思想趣味往往与其文、其学的地域渊源密切相联系。其特点在于,不仅仅是分析文学文本,而是充分关注了中西文化交汇背景下的晚清士人社会。
这是一部尝试将文学纳入历史视野的研究。 晚清中国趋新之风日盛,海外旅行写作随之逐渐兴起,又助力了趋新之风。本书以海外旅行写作为研究对象,关注点则在近代中国人认知世界,作者认为“游记新学”中新知、新语的创生发明,实际上也包含了主体文化传统中的旧学问、旧...
评分这是一部尝试将文学纳入历史视野的研究。 晚清中国趋新之风日盛,海外旅行写作随之逐渐兴起,又助力了趋新之风。本书以海外旅行写作为研究对象,关注点则在近代中国人认知世界,作者认为“游记新学”中新知、新语的创生发明,实际上也包含了主体文化传统中的旧学问、旧...
评分这是一部尝试将文学纳入历史视野的研究。 晚清中国趋新之风日盛,海外旅行写作随之逐渐兴起,又助力了趋新之风。本书以海外旅行写作为研究对象,关注点则在近代中国人认知世界,作者认为“游记新学”中新知、新语的创生发明,实际上也包含了主体文化传统中的旧学问、旧...
评分这是一部尝试将文学纳入历史视野的研究。 晚清中国趋新之风日盛,海外旅行写作随之逐渐兴起,又助力了趋新之风。本书以海外旅行写作为研究对象,关注点则在近代中国人认知世界,作者认为“游记新学”中新知、新语的创生发明,实际上也包含了主体文化传统中的旧学问、旧...
评分这是一部尝试将文学纳入历史视野的研究。 晚清中国趋新之风日盛,海外旅行写作随之逐渐兴起,又助力了趋新之风。本书以海外旅行写作为研究对象,关注点则在近代中国人认知世界,作者认为“游记新学”中新知、新语的创生发明,实际上也包含了主体文化传统中的旧学问、旧...
中国的历史虽然相对长,然而能秉笔的不为历史吞噬的文字少之又少,若汉书中记载的书百不一存,可以知道,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书或许千年以后也作历史尘埃埋。所谓的读书,我又开始惶惑了
评分有点摊大饼了 (不过搁谁这种题目都容易写成大文献综述吧……
评分極好。
评分每天刷Amazon,终于看到了!刚下单买了两册,一册自留,一册赠与友人。
评分各章深浅不一,间有文题不符者。文字比《蜗耕集》糙(书比文章难写?)。严重怀疑出版前有没有通读通校过,前后注释乱得一塌糊涂(莫非也欲存博论之“旧”?),心实在太大了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