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元敏,颱灣大學中文係退休教授,長於經學史研究。著有《王柏之生平與學術》,《三經新義輯考匯評(一)——尚書》、《三經新義輯考匯評(二)——詩經》、《三經新義輯考匯評(三)》——周禮等著作, 在學術界享有盛譽。
本書考集尚書存佚篇目108個,篇數127個,按照史事編排時代,每篇都著有解題;本書討論尚書學,以時代為經,以人物為緯;本書還有“本篇結論”多條,為每個朝代尚書學提要。書中資料匯集完備,論述精確,文字簡潔,無論作為初學者入門,或作為學者深入研究,都是優秀的參考著作。
《尚书学史》是台湾著名经学史专家程元敏先生精研《尚书》数十年的经典著作。全书近140万字,内容约为三大部分:一为概论,含《尚书》的性质、篇数、体裁,及各篇经文的题解;二为历代尚书学史介绍,叙述自周、秦迄五代十国各朝代尚书学史的传承及沿革情况;三为《尚书》的版本...
評分《尚书学史》是台湾著名经学史专家程元敏先生精研《尚书》数十年的经典著作。全书近140万字,内容约为三大部分:一为概论,含《尚书》的性质、篇数、体裁,及各篇经文的题解;二为历代尚书学史介绍,叙述自周、秦迄五代十国各朝代尚书学史的传承及沿革情况;三为《尚书》的版本...
評分《尚书学史》是台湾著名经学史专家程元敏先生精研《尚书》数十年的经典著作。全书近140万字,内容约为三大部分:一为概论,含《尚书》的性质、篇数、体裁,及各篇经文的题解;二为历代尚书学史介绍,叙述自周、秦迄五代十国各朝代尚书学史的传承及沿革情况;三为《尚书》的版本...
評分《尚书学史》是台湾著名经学史专家程元敏先生精研《尚书》数十年的经典著作。全书近140万字,内容约为三大部分:一为概论,含《尚书》的性质、篇数、体裁,及各篇经文的题解;二为历代尚书学史介绍,叙述自周、秦迄五代十国各朝代尚书学史的传承及沿革情况;三为《尚书》的版本...
評分《尚书学史》是台湾著名经学史专家程元敏先生精研《尚书》数十年的经典著作。全书近140万字,内容约为三大部分:一为概论,含《尚书》的性质、篇数、体裁,及各篇经文的题解;二为历代尚书学史介绍,叙述自周、秦迄五代十国各朝代尚书学史的传承及沿革情况;三为《尚书》的版本...
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遺古過頭,固然欠妥;信古過度,更要反思。譬如說三張祖孫與《尚書》關係密切,僅以《老子想爾注》的隻言片語進行推測,恐怕隻能貽笑大方。與其這般,還不如說張陵本是太學儒生,必然受《尚書》影響。????
评分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遺古過頭,固然欠妥;信古過度,更要反思。譬如說三張祖孫與《尚書》關係密切,僅以《老子想爾注》的隻言片語進行推測,恐怕隻能貽笑大方。與其這般,還不如說張陵本是太學儒生,必然受《尚書》影響。????
评分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遺古過頭,固然欠妥;信古過度,更要反思。譬如說三張祖孫與《尚書》關係密切,僅以《老子想爾注》的隻言片語進行推測,恐怕隻能貽笑大方。與其這般,還不如說張陵本是太學儒生,必然受《尚書》影響。????
评分K221.04/24.1 大部頭著作,尚書學史資料詳編。但至五代十國截止。資料後附作者考證結論。尚書學入門必備。著重看瞭鄭玄注、僞孔傳在魏晉南北朝的傳習。以及孔穎達作正義時對劉焯劉炫本的采用情況。
评分普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