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剋裏斯蒂
Agatha Christie
1890.09.15─1976.01.12
“偵探女王”阿加莎·剋裏斯蒂盡管已去世三十餘年,卻至今仍是吉尼斯世界紀錄中“人類史上最暢銷的作傢”──作品被譯成百餘種語言,全球發行超過二十億冊,隻有《聖經》及莎士比亞的作品銷量在她之上。
推理小說為阿加莎·剋裏斯蒂帶來無上的榮耀及財富。在五十餘年的寫作生涯中,她共齣版瞭六十六部長篇小說、一百多篇短篇故事、十八個劇本,許多作品都被拍成電影或電視影集,《捕鼠器》舞颱劇更自1952年推齣至今仍在倫敦劇場上演;英王伊麗莎白二世也於1971年冊封其為女爵。
但真實生活中的剋裏斯蒂,也曾經曆種種生命風暴。她因承受不瞭第一任丈夫外遇及母親過世的接連打擊,而於1926年發生失憶及失蹤事件;1930年再婚,嫁給比她年輕十四歲的考古學傢;經曆兩次世界大戰……因此除瞭推理小說外,她也以瑪麗·韋斯特馬科特(Mary Westmacott)為筆名發錶瞭“心之罪”(crimes of the heart)係列六本探討“愛”的小說。這六部作品,部部都有她個人生命的投射,是瞭解這位神秘女作傢最重要的綫索。
1976年,剋裏斯蒂逝世於英國牛津港,作品至今暢銷不衰。
作品闡述的是某些破壞力最強、最激烈的愛的形式──露莎琳/剋莉絲蒂的獨生女。人心險峻不限於謀殺,光是傢庭裏、情人間的心裏波瀾就足以讓任何一個故事驚心動魄,讓你像讀謀殺故事一樣屏息以待。剋莉絲蒂留給世人僅有的,也是她自稱"非寫不可"的六個愛的故事之一,是公認的剋莉絲蒂前半生自傳/私小說。
这本书与阿婆的侦探小说风格完全迥异,是一本她的半自传体小说。阿婆的文字功底确实了得,能把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描写的清清楚楚、栩栩如生。作为一名女读者,能引起内心很大的共鸣。女主人的懦弱、不自信、爱幻想与许多女孩子很相似。另外,书中也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漂亮、...
評分 評分阿加莎借由本书,讲述自己经历婚变的心路历程。也顺带把自己的童年经历讲了一番,有点自传性质的小说。不过叙述视角是“我”——一个画家,试图为女主角描绘出一幅幅肖像,书名叫未完成的肖像,一方面是说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的真实面貌真实个性是很难把握的,就像男主角德莫特...
評分 評分曾翻译过《空谷幽魂》、《捕鼠器》等名篇的翻译家黄昱宁说过:“她(阿加莎)一生波澜不兴,最曲折的故事是有过一次离异,不过紧接着便梅开二度,自此白头偕老。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她既缺少大喜大悲大惊大险的经历可以当素材,也几乎没有花花草草的新闻可以当谈资。” 说的真是...
阿婆迷必讀的係列。從中既可欣賞到她除去“推理女王”光芒之後,身為一名女性作傢的細膩和瑰麗,又能對其傳奇人生窺見一斑。可能我們很多人很西莉亞一樣,過分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裏,對外頭的殘酷現實無動於衷,以為是最好的抵抗。真善與美,本應該是最被人珍惜的東西。愛人,竟也是如此冷酷自私,見不得一切不快樂,心從來不曾柔軟過。想必,全世界懂她的人,也隻有母親吧。可最好的朋友,卻不能永遠相伴在側。一個人,倘若對自殺的決定沒有狂熱,隻有理性冷靜,那纔是毅然決然。要戰勝心魔。因為擁有幸福,真的沒有那麼可怕。
评分沒有一本書給我這麼大的反思過。西利亞和我太像瞭,從對花園的情有獨鍾和關於“那些女孩”的幻想,在人前嘴笨。和我小時候一模一樣。我們的成長經曆相似得可怕。我過瞭年就24歲瞭,經曆瞭這個年紀的女孩差不多都會感到痛苦的選擇,不過所幸這不是戰時,不用慌亂地做齣決定然後後悔一輩子還要強裝樂觀幸福。非常慶幸堅持瞭動物直覺選擇瞭彼得逃開瞭德莫特,於是再也不懷疑自己未來會不會幸福瞭。但是看到西利亞的結局,後怕。
评分這種長期活在自己世界裏而産生的自負與粗心大意,以及因此而遭受的人生打擊,於我心亦有戚戚焉。我要寫書評。
评分虛構可以無窮,真實的人生隻有一迴
评分半自傳體小說,能看齣來阿加莎自己的矛盾之處。在她的敘述中你看不齣來她為什麼始終還是要愛第一任丈夫,但是就是像催眠一樣地反復說“我愛他我愛他”。在她其他的小說裏這種情感早被一針見血地識破瞭。可能是在麵對她自身的情感時,她自己始終無法直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