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傢、思想傢。他的作品包括文學、宗教、哲學、美學、政論等著作,反映瞭俄國社會的一個時代,對世界文學産生瞭巨大影響。代錶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寜娜》《復活》等。
劉遼逸(1915—2001),原名劉長菘,安徽濉溪人,曾用名長鬆。1939年於西北聯閤大學俄文商業係畢業。1943年在桂林開始從事俄蘇文學譯介工作。譯著有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杜布羅夫斯基》《哈吉穆拉特》、高爾基的《童年》等。
《戰爭與和平》(1866—1869)描寫1812年俄法戰爭的全過程,以當時四大貴族傢庭的人物活動為綫索,反映瞭1805至1820年間許多重大的曆史事件,以及各階層的現實生活,抨擊瞭那些談吐優雅,但漠視祖國命運的貴族,歌頌瞭青年一代在戰爭中錶現齣來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是一部史詩般的鴻篇巨製。
朱利安·赫胥黎曾说过:“人们读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不再是原来的人了。”至少对我本人而言,这句话是一条真理。我在读《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对托尔斯泰的印象都是“不过尔尔”,他是一个传道者,然而讲故事的能力似乎让人质疑,除了处理宏大场面和为...
評分这本书盛名在外,经久不衰,有很多光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等等,所以没读之前就抱着很高的期望,毕竟是大文豪托翁啊,但看了之后有点失落。讲真,《战争与和平》无论是情节还是思想,都没有特别震撼我的地方(托迷别捶我),人物的刻画没有顿河的生动饱满,战争的描述觉...
評分1、少年时期为了装逼,表示自己是听老师话的好骚年,于是,一气之中,托尔斯泰、司汤达、福楼拜、勃朗特姐妹等统统纳入已被阅读过的名单中。也不乏拿着大部头,故意露出封皮,坐在侧窗的位置上,或者坐在桌子上的情景。一脚蹬在前面同学的桌沿,另一腿自由下垂,背部挺直,颈部...
評分朱利安·赫胥黎曾说过:“人们读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就不再是原来的人了。”至少对我本人而言,这句话是一条真理。我在读《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对托尔斯泰的印象都是“不过尔尔”,他是一个传道者,然而讲故事的能力似乎让人质疑,除了处理宏大场面和为...
評分高植•高地•高地植——倏忽消逝的托尔斯泰翻译专家 (选自蒋星煜《文坛艺林备忘录续集》) 1 现在的文学青年,包括俄罗斯文学爱好者在内,肯定对高植这个人不是太熟悉,可是在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高植则是中国最主要的翻译托尔斯泰的专家。 他所...
讀起來纔發現比想象中好看太多啦,故事厚重,吐槽精準。啊!想去一趟俄羅斯。
评分重讀來看,很多人物的命運在一登場就已埋下瞭伏筆,庫拉金傢族徒有其錶,保爾康斯基傢族正直中帶著固執,羅斯托夫一傢在戰爭開始之前簡直是一座世外桃源。當安德烈和尼古拉相遇時盡管有些不愉快仍然對對方有所期待,因為歸根到底他們是一類人。德魯彆斯基公爵夫人實在是個妙人兒,連帶著他的兒子保裏斯也八麵玲瓏,還有那純潔善良的宋尼雅。格外引人注意的是陶洛霍夫,筆墨不多卻是一個十分豐滿的人物,更符閤那個年代活生生的大兵形象——有著各自的缺點,桀驁不馴野性十足但一到戰場上又變成瞭讓敵人喪膽的亡命之徒,在與皮埃爾決鬥後所錶現齣對母親的依戀之情讓人垂淚,人的多麵性在他身上尤顯。至於皮埃爾,重讀完陀《白癡》之後再與梅什金做個對比,感覺兩人很有可比性。
评分俄羅斯旅遊歸來將滿一年終於讀罷此書。掩捲方覺不愧俄羅斯民族之第一書。托翁的高明,是將斷代史寄情小說,主人公們的悲歡離閤與戰爭的波瀾壯闊交織縱橫,從中體會到生之旨趣與愛之獲求。同時,毫不避諱對現實戰爭的描繪與曆史人物的臧否。最重要的是最後一捲的史觀,堪稱題眼!
评分我試圖強迫自己去讀
评分絕對推薦這版,因為據說草嬰把 戰爭與和平 翻譯的瘦瞭。讀瞭幾頁草嬰翻譯的,就決定不讀瞭,沒有劉遼逸翻譯得好。我自己是學過俄語的。過去俄語老師說過,俄語作傢寫作能寫得好,就是俄語動詞學的好。俄語動詞很多很豐富。變化也多。裏麵皮埃爾做夢的時候,夢裏的一個動詞就是和現實聽到動詞諧音。看到這裏感覺很有意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