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论集

中国思想史论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复观先生,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业师熊十力改名“复观”,取义《老子》“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徐先生一九〇四年二月十八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家世清贫,八岁发蒙读书,幼而徇齐,长而敦敏。一九二六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两年后东渡日本留学,九一八事变后,因发动抗日示威而被捕系狱,遭革除学籍。回国后投身军旅,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参与指挥娘子关战役、武汉保卫战。一九四三年,受命以军令部联络参谋名义,派驻延安,与毛泽东等中共高层有所来往,六个月后回渝,调至参谋总长办公室。一九四九年五月迁台,后去在香港创办《民主评论》半月刊,并于一九五二年担任台中省立农学院(现中兴大学)兼任教授。三年后,获东海大学聘为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九五七年被国民党开除党籍,理由是“反蒋”、“亲共”。一九六九年六月,因与梁容若之争,被迫退休。旋即移居香港,任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教授,另专任《华侨日报》主笔。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出版者:九州出版社
作者:徐复观
出品人:
页数:35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4
价格:4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825590
丛书系列:徐复观全集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徐复观 
  • 哲学 
  • 国学 
  • 新儒家 
  • 思想 
  • 学术 
  • 【思想学术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思想史论集》是徐复观先生研治中国思想史的代表作。书中系统阐述了作者对象山学述、《中庸》的地位问题、孟子政治思想、中国孝道思想、孔子德治思想以及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等重大问题的分析和理解。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徐复观先生更乐意将传统文化视为一个完整、连续的文化传统,强调多元并存,多种文化的融合,并在此思想背景下展开具体的哲学讨论。相对其他港台新儒家,这种包容的心态和同情的理解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评分

吐槽凶猛的徐复观,原来和钱穆辩驳张居正的是你。然后先读了读徐复观吐槽文。方法很值得学习。

评分

陆王异同发前人未发。

评分

看过太多对熊十力一系的现代新儒家的批评,之前总有一点偏见横在胸中,现在终于能平心静气地看他们的书了。港真徐先生的书还挺亲切的,他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当成了自己的信仰和归宿,从中吸取了很多精神养料。钱穆和余英时重朱子,熊十力和徐复观重陆子,俨然现代的“道问学”和“尊德性”之争,然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却是一致的。“由古人之书,以发见其抽象的思想后,更要由此抽象的思想以见到在此思想后面活生生的人,看到此人精神成长的过程,看到此人性情所得的陶养,看到此人在纵的方面所得的传承,看到此人在横的方面所吸取的时代。”此不易之言也。

评分

《象山学述》一篇极好,可以看出徐先生极推崇象山之学。是否是发前人所未发,读书尚少,不敢妄言。只觉着一点非常有趣,程朱一力想避免流于禅学之名,以性之设立来避免禅学之“心”,由“性即理”却走向了向外探求的艰难之途而难于发现道德主体,朱子学说的矛盾之处恰恰是此一险途之体现。而象山能直承孟子,将禅学的“虚灵明觉”之心替换为道德主体之心,完全避免了朱子的困难,且又以“此心在物即理”强调了辨志之后向外探求的重要,此认识甚至过于阳明。阳明始以朱子之“知”为出发点而不通,最后受二氏影响走向更为纯粹之“心”(心外无理),而有不事外物,流于禅学之危险,象山直承孟子“义利之辨”且承《中庸》之教(“天命之谓性”),其“心即理”反倒包含了诸多外事,走向了主客相融的“心在物为理”。可见象山之学的幽深精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