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与傅斯年(修订版)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陈寅恪 人物传记 傅斯年 传记 大师 民国 知识分子 岳南
发表于2025-04-09
陈寅恪与傅斯年(修订版)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瞎扯些什么JB事呢?先做到言之有据、文字通顺再来写书吧!
评分“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评分本书可看作南渡北归一支线,一颗星完全针对作者,豪不妨碍我对陈傅二位的敬仰,但实在被岳南这宵小恶心坏了,他对先贤大师笔调轻薄,毫无敬意,一浅薄文人搔首弄姿的丑态一叶可窥,实乃百花从中一苍蝇耳。
评分演绎多过史料推演,不算一本严谨的书。
评分岳南这贱人文字不是一般的毛躁,对一些成熟的研究故意纯而不纳。恶心
岳南,原名岳玉明,山东诸城人,1962年生,先后就学于贾悦公社拐庄学校、诸城五中、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师从王伯瑞、冯照德、房克华、薄维荣、王良瑛、王愿坚等教授。著有《风雪定陵》《复活的军团》等考古纪实文学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韩、法、德文与正体字本出版,海外发行达百万余册。另有《从蔡元培到胡适》等十余部传记作品问世,其二百万言长篇巨著《南渡北归》三部曲出版后在海内外引起轰动,被《亚洲周刊》评为2011年全球华文十大好书之冠。现为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
在20世纪初叶成群而来的学术大师中,有些是单打独斗,以本身的研究成果对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而为后人所怀念;有的除个人辉煌的学术造诣,还留下了制度性的遗业(institutional legacy),在学术界有着长远弥久的影响力。前者当以陈寅恪为代表,后者非傅斯年莫属。
陈先后留洋十六载,通晓二十余种文字;傅乃五四运动北京学生游行总指挥,海外留学七年,与陈寅恪在德国柏林大学共同度过了四年时光。二人学成归国,陈氏进入清华国学研究院,成为闻名天下的“四大导师”之一;傅斯年出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开南国一代学术新风。北伐成功后,被誉为“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 的傅斯年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而“教授的教授”陈寅恪出任史语所历史组主任。傅陈二人这一历史性的聚合,开创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学术流派。令人扼腕的是,随着国共两党干戈相向,这对同学加姻亲关系(陈寅恪嫡亲表妹、曾国藩的曾外孙女俞大綵乃傅斯年之妻)的旷代天才,被无情地阻隔在海峡两岸遥天对望而不能相聚。最后的结局是:一个无声地倒毙在台湾孤岛会议大厅,一个默默死于大陆岭南病榻。并世成双的天才之花凋落成泥,只有芬芳永留人间大地。
本书叙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成长、留学以及在动荡岁月中颠沛流离,执着于学术事业的艰难历程,生动卓然地展现了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想信念,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心路历程与事业追求的心灵史诗,读来感人泪下,令人怅然叹息。
90年代以来,汉语学术界和出版界兴起一股 “陈寅恪热”。 最早有俞大维等所编回忆文集《谈陈寅恪》(1970),后有蒋天枢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1981)、汪荣祖 《史家陈寅恪传》(1984)、余英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兼论他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1984)。如果说以上...
评分陈寅恪和傅斯年代表者那个时代国学研究者的两条主线:一是积极向外开拓进取者,如傅斯年,一生两大功绩是创办史语所、发掘殷墟,这两件事情因为他的性格和在民国时期政坛中的地位决定的;此外就是陈寅恪这一类学者,远离政治,不求闻达于诸侯不求声名地位,安心做自己的学术研...
评分看过最有触动的关于陈寅恪的传记,陈与傅,最终都郁郁而终。四百年一出的天才,从此泯灭。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也从此被阉割去势。
评分越至尾处,越使人潸然。岛陆之差,从二老之亡,可窥一斑。 这部书的意义不只在于让我们看到二者的生平以及其卓越的贡献。更重要的在于让读者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重新审视“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内涵以及践行的可能性。 而这之与现实性问题才最为可观。 而已。而已。
评分作者态度轻狂,笔调轻薄,对前贤大师,了无敬意,以野史笔墨,写学人传记,适成一野狐禅耳。 作者虽然爬梳了一些资料,作了一些注释,将此书装点出几分学术模样,但引文之外,信口开河,处处可见一浅薄文人搔首弄姿的丑态。 作者自以为为陈傅立“传”,即可与之比肩,傲视胡...
陈寅恪与傅斯年(修订版)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