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以十四部巨著的突出成就开创了现实主义新时期,被后世尊为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讽刺巨匠、语言大师。
译者:
黄雨石(1919—2008),原名黄爱,湖北钟祥市人。1943年考入西南联大攻读英语文学,1947年考入清华外文研究所,1954年起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主要译著有《众生之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沉船》《奥凯西戏剧选》《雾都孤儿》,另著有《文学翻译探索》。
《雾都孤儿》(1838),又译《奥利弗·退斯特》,是作者的第一部社会小说。作品通过孤儿奥利弗的凄苦遭遇,揭露社会底层人们哀苦无告的生活,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
一个不被理解的人该是多么的孤独!这本书我是在读高中的时候看的,一共看了三次,但一直到现在都不想回忆它的内容。奥立给我的震撼是我一生都不能忘记的。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小孩子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愿意伤害小孩子。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大人的爱惜和呵...
评分在狄更斯笔下的雾都里,我们看到了地狱,我们也看到了天堂,却唯独看不见人间。 毫无疑问,狄更斯是场景描摹与情境构造的大师。他对于英国底层生活的描绘淋漓尽致,如同一张地狱的立体画卷徐徐展开在我们眼前。那些暗藏在社会角落里的阴谋与残忍,仍然能给几个世纪后...
评分 评分在狄更斯笔下的雾都里,我们看到了地狱,我们也看到了天堂,却唯独看不见人间。 毫无疑问,狄更斯是场景描摹与情境构造的大师。他对于英国底层生活的描绘淋漓尽致,如同一张地狱的立体画卷徐徐展开在我们眼前。那些暗藏在社会角落里的阴谋与残忍,仍然能给几个世纪后...
评分当我重重的把最后一页书合上后,叹了一口气,小奥利弗那真挚而又纯洁的笑容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忘也忘不掉,他好像眨着大眼睛对我倾诉说:“我是从贫民习艺所里逃出来的,那里穷人的牢狱,常常是饱一顿饥两顿,对于这些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从贫民习艺所逃出来后,我又被...
过年期间读的,心境有问题,读起来没滋没味,没有《双城记》带来的震撼大。有空再读一遍。
评分这本翻译的句子怎么这么难读,还有好些个错别字。作者的《双城记》就像《傲慢与偏见》,这本与《大卫科波菲尔》就只能像是《理智与情感》和《曼斯菲尔德庄园》了,不是差,实在是代表作太好了。。书中倒数第二章还有赛克斯死去的那一章我感觉是最好的部分了。
评分天使在人间,罗斯、南希、贝温、一群熠熠生辉的美人儿。
评分经典也意味着情节有些许老套,抛开情节来看,狄更斯笔下描绘出了一幅旧时英国的底层生活图景,讽刺的笔法让人印象深刻。翻译似乎有些诘屈聱牙,为阅读增添了不少困难。书中还配了一些精美的插图,这个挺好。
评分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