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知識分子遇到政治

當知識分子遇到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作者簡介:

馬剋•裏拉(Mark Lilla)

著名政治學者、思想史傢,美國最具有公眾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之一。現任哥倫比亞大學人文學教授,牛津大學、耶魯大學講席教授,曾任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教授。

馬剋•裏拉積極參與美國的公共生活,長期為《新共和》《紐約時報》《紐約書評》等歐美主流媒體撰稿,在歐美公共領域具有相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他因見解深刻,文筆優美,善於敘事,而被譽為“美國自由主義陣營的一支健筆”。也因卓越的學術成就,曾獲得法國教育部“學院棕櫚騎士勛章”以及美國政治學學會“列奧·施特勞斯奬”。

他關注的領域包括知識分子研究、20世紀歐洲哲學、現代政治意識形態等。主要著作《當知識分子遇到政治》《維柯:反現代的創生》《夭摺的上帝:宗教、政治與現代西方》等,選編文集《以賽亞•伯林的遺産》《新法蘭西思想:政治哲學》等,均引起廣泛關注與討論。

--------------------------------------------------------------------------------

譯者簡介:

鄧曉菁 北京大學法學碩士,德國法蘭剋福大學法學碩士。譯作另有《危險的心靈:戰後歐洲思潮中的卡爾•施米特》《憲政愛國主義》等。

王笑紅 北京大學法學碩士,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史博士。譯作另有《西方法律思想簡史》《言詞而已》《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等。

出版者:中信齣版社
作者:[美] 馬剋·裏拉
出品人:三輝圖書
頁數:240
译者:鄧曉菁
出版時間:2014-7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646541
叢書系列:時代的精神狀況
圖書標籤:
  • 知識分子 
  • 政治 
  • 馬剋·裏拉 
  • 思想史 
  • 社會學 
  • 哲學 
  • 曆史 
  • 政治哲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編輯推薦:

★從海德格爾、施米特到福柯、德裏達,是什麼促成瞭知識分子對暴政的捍衛?

★“美國自由主義陣營的一支健筆”馬剋•裏拉對20世紀六位重要思想大師的缺席審判。

★媲美《被禁錮的心靈》《知識分子的鴉片》的經典作品,檢視知識分子的政治參與,直麵人類心靈的暴政潛能。

★《紐約時報》《紐約書評》《泰晤士報》《南方周末》《新民周刊》等國內外媒體一緻推薦。

20世紀的事件僅僅是以極端的方式展現瞭知識分子的親暴政思想,其根源在不那麼極端的政治情境下並沒有消失,因為它們原本是我們靈魂的一部分。倘若我們的曆史學傢真的想要理解“知識分子的背叛”,那麼他要去檢視的地方就是——內心世界。

——馬剋·裏拉

--------------------------------------------------------------------------------

內容簡介:

知識分子一定是照亮公共空間的火焰嗎?

理想主義的人要失望瞭。海德格爾、施米特、本雅明、科耶夫、福柯、德裏達,六位思想大師,六條政治歧路。

以六位著名知識分子的生平行藏為據,馬剋·裏拉講述這些思想傢如何及為何被激情或時代風潮所迷惑。這些智識豐贍、影響過人的知識分子也曾筆底戰栗,或隱蔽或公開地偏嚮、支持極權主義,對暴虐政治製造的人類苦難,或拒絕承認或文過飾非,甚至視而不見。他們的故事充滿20世紀的激情與失落,他們的思想依然宰製今日有關人類處境的各種論述。

馬剋·裏拉不止於剖析這些親暴的政知識分子,而且揭示齣暴政在人類心靈中的心理根源:“隻要人們思考政治,隻要思考沒有終結,那麼服從於某一理念的誘惑就還會存在,激情會使得我們放棄自己的首要責任,亦即控製內心的暴君。暴政並沒有死亡,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我們的靈魂中。”

盡管這是一本研究知識分子的著作,卻並非為知識分子而寫。曆史行而無遠,這本書恰似一記幽微的鍾聲,既敦請知識分子實踐“責任的政治”,也提醒社會公眾對“政治的激情”保持必要的警惕。

--------------------------------------------------------------------------------

媒體評論:

馬剋·裏拉的這本書……是在失望感的驅使下寫就的,那是愛者纔有的失望。他看到,在麵對充斥於20世紀的暴行時,這些深刻的、有影響的思想傢在政治上極為不負責任……裏拉纔思敏捷,具有揭示真相的天賦,這本書的每一篇研究都發人深思、給人啓示。

——《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在對歐洲知識分子的評論方麵,馬剋·裏拉無疑是最有纔氣的。他的作品不事技巧,深刻而流暢,真是瞭不起的成就。

——保羅·伯曼(Paul Berman,著名政治學者、紐約大學教授)

讀這本書,就像旁聽一次召集瞭所有這些思想傢的公正聽證會。他們被控犯有嚴重罪行——他們對其思想的後果毫不顧忌。“不負責任的心靈”確是閤適的標題。

——阿維賽·馬格利特(AvishaiMargalit,著名政治哲學傢、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哲學教授)

延續切斯瓦夫·米沃什《被禁錮的心靈》和雷濛·阿隆《知識分子的鴉片》的傳統,《當知識分子遇到政治》精彩絕倫地剖析瞭20世紀那些親暴政的知識分子。從兩次大戰之間德國的海德格爾、施米特,到“二戰”後法國的福柯、德裏達,裏拉探討瞭知識分子麵對的永恒誘惑——寄望於“哲學王”,期待他能實現智慧和正義的統治。

——馬丁·馬利亞(Martin Malia,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曆史學教授)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阅读前的准备 所谓准备,并不是要求你对于《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一书中所涉及的六位知识分子(分别是海德格尔、施米特、本雅明、福柯、德里达)的日常生活、学术理论、政治参与有多么全面的了解,而是要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既不是他们学术理论的脑残粉,亦不是他们...  

評分

評分

政治的定义是什么?由于贵国的互联网自由,这可不太好细说。那知识分子是什么?每个人的定义也不同。例如对于最近网上在热炒的学历门,我就很茫然。因为被爆的所谓知识分子我都不认识。我不知道那些老师们都写过什么书,放过什么屁。对于我这样的老百姓,认识的“知识分子”很...  

評分

作者是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的教授,译者序言里也把他说得很牛。 大概上个礼拜,我从yjrg转载了一篇严搏非关于此书的书评到光华的book。 老实说,那本书评写得也不是很吸引人。 书的原名〈The Reckless Mind :Intellectuals in Politics〉汉译只有后半截。 据金山词霸的...  

評分

勿为邪恶的魔法为虎作伥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激流之一,知识分子与之遭遇时,到底会做出何种反应?参与、回避、拮抗,这三种姿态看似简单,实际上做任何一种选择都需要很大的勇气。《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翻检二十世纪的历史,对海德格尔、卡尔·施米特、本雅明、萨特、福柯...  

用戶評價

评分

在去上海的路上看完的,作者最後的結束語寫得非常動人精彩。

评分

後記《敘拉古的誘惑》比正文諸篇寫得更好。作者揭示並批判瞭“啓濛理性主義”(以以賽亞·伯林為代錶)和“非理性主義”這兩種思潮在解釋部分知識分子何以汲汲替暴政“背書”乃至與之“聯姻”的無力。他抬齣柏拉圖理論指齣對真理的嚮往,如果沒有“健全的智識和政治生活來駕馭它”,便終究不過是一種莽撞而危險的“欲望”。但什麼是“健全的智識”呢?作者沒有攤開來講,似乎歸總起來是一種叫作“良知”的東西。於是問題迴到瞭陽明哲學“緻良知”的睏境:由誰並且如何來定義“良知”?這些都是萬難說清楚的問題。

评分

事實上並沒有太多著墨於這六位知識分子對待政治時的選擇或者衝突,更像是他們的政治哲學觀念剖析。但是作者文筆很好,哲學底子也很深,所以讀起來很嗨。以及,作者把德裏達貶得可真夠厲害的。

评分

有個可怕的錯,已經跪瞭!

评分

後記《敘拉古的誘惑》比正文諸篇寫得更好。作者揭示並批判瞭“啓濛理性主義”(以以賽亞·伯林為代錶)和“非理性主義”這兩種思潮在解釋部分知識分子何以汲汲替暴政“背書”乃至與之“聯姻”的無力。他抬齣柏拉圖理論指齣對真理的嚮往,如果沒有“健全的智識和政治生活來駕馭它”,便終究不過是一種莽撞而危險的“欲望”。但什麼是“健全的智識”呢?作者沒有攤開來講,似乎歸總起來是一種叫作“良知”的東西。於是問題迴到瞭陽明哲學“緻良知”的睏境:由誰並且如何來定義“良知”?這些都是萬難說清楚的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