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勉(1884—1957年)
1884年中法戰爭殃及東南沿海,呂思勉就在此時(字誠之)誕生於江蘇常州一個書香世傢。青少年時期,康梁思想因戰事而廣為傳布,呂思勉深以為是。因此,從十多歲開始,呂思勉就留心物價等生活細節,做大學教員期間曾撰文為食堂的碗筷消毒提建議。體現在治史上,則呂思勉突破瞭曆史隻為帝王將相做譜牒的片麵性。隨後,他又謹慎接受瞭馬剋思主義唯物史觀。
這些治史思想和方法深刻體現在呂思勉的教書、著述之中,並産生瞭廣泛影響。
據說,因呂思勉的新式思想和見解,其講學授業充滿意趣,門下多齣名人。唐長孺自稱呂先生的私淑弟子,楊寬在光華大學坐堂聽課於呂先生,錢穆、黃永年、張芝聯、趙元任等也都是他的學生。
新式思想和方法,輔以精讀《二十四史》三四遍之功力,呂思勉一生著作等身。譚其驤說,以一人之力幾乎寫完瞭中國上下五韆年的曆史,“我沒有見過第二個人”。嚴耕望評價他為,在現代史學史上,唯一一位在通史、斷代史和專史等諸多領域裏都做齣重大貢獻的曆史學傢。
1951年呂思勉和光華大學隨院係調整並入華東師範大學。1957年逝於上海,終年73歲。
《三國史話》是曆史學傢呂思勉先生生前所寫的唯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學作品。作者以豐富的曆史知識為基礎,對史上存在過的三國與文學中塑造的三國,在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等方麵作瞭細緻的區分,對許多重大的曆史問題進行瞭深入的辨析,提齣瞭不少有價值的見解。《三國史話》是易中天先生品三國的重要參考資料。
其实没想写书评的,但现在短评字数限制较大,稍有多言便超限了,每每言之未尽,所以只好再来篇“书评”了,其实只是一点读后杂感而已。 大师就是大师,所写通俗普及读物甚至比普通学者的学术论文含金量还要高。篇幅短小却精辟深邃,绝不仅仅是说说历史故事,也不是只考据些典章...
評分前几年百家讲坛火爆,这个热度一直延续至今,然而仔细回想,那些站到聚光灯下的讲师,有几个是可以称得上学术大家的?当然,给无聊的主妇们做做科普确实是一件极大的好事,但若要以了解历史为目的去听,还是要自己甄别各种观点的正误。吕先生无愧为一位治学严谨的学术大师,读...
評分在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我们对信息的接受和筛选能力急剧降低,身边杂音太多,难以潜心阅读。拿史书来说,历史原是正襟危坐于讲坛之上,近年来接地气的历史通俗读本层出不穷,作者的调侃和戏说常让人看得乐不可支,这固然是满足了大众乐于轻松了解历史的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
評分根据现在的很多记录,道教的创始人是张道陵,号称张天师。 然而,根据吕思勉先生在《三国史话》中的考证,他认为张道陵(原名张陵),是其孙子张鲁所包装出来的。 根据吕老的判断,当初道教出自三国时期的张角(黄巾头目),张修,张鲁(两为益州刘焉部将)和于吉。 大家都奉...
評分根据现在的很多记录,道教的创始人是张道陵,号称张天师。 然而,根据吕思勉先生在《三国史话》中的考证,他认为张道陵(原名张陵),是其孙子张鲁所包装出来的。 根据吕老的判断,当初道教出自三国时期的张角(黄巾头目),张修,张鲁(两为益州刘焉部将)和于吉。 大家都奉...
隻看三國演義的話確實有很多誤解=。=對照地圖看講解效果更佳。
评分與內容相比,大師對曆史的思考方法和研究態度更值得藉鑒啊。
评分還是建議研究正史多讀讀三國誌和這本書 三國演義本身就是小說 把劉皇叔寫的全天下第一好 殊不知是個心機用盡的人 對孫權的解讀更是中肯
评分附錄隻讀瞭第一篇
评分書是極好的,隻是齣版社太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