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1909年毕业于瓦萨尔学院,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在选秀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F.博尔思的课程时,对人类学产生浓厚兴趣,从此专攻文化人类学,并与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6年F.博尔思退休后,她出任该校人类学系代理主任,成为美国人类学研究领域十分活跃的学者。她是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开创人之一,其代表作《文化模式》被公认为文化人类学的经典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致力于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进行民族性研究,而《菊与刀》就是对日本进行研究的杰出成果。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书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养成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死亡=悲哀=美,这是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一个等式。 死亡在到来的那一刹那,如同樱花绚烂地飘落,这是美的极致,也是他们所想要的理想状态。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死亡意味着纯洁、干净和超脱。他们毫不畏惧死亡,坦然地面对死亡,欣赏死亡,而且他们像是在体验死亡,甚至乐于...
评分读书的时候就被无数人推荐的书。以前不屑于了解,后来想明白了,讨厌一样东西也应该弄明白原因,不然就是糊弄自己。 一边读一边想起了《聪明的一休》,本尼迪克描写的幕府时代与一休中的描写没什么差别嘛。 还记得桔梗店老板的卑躬屈膝样子吗?那时候商人是比较富裕的,但商人...
评分Classics are meant to be read. Although reading is a very subjective matter in its essence, it is always safer to go with classics--at least, that would earn you some reputation over the dinner table. Japan has a fascinating culture and we Chinese take sp...
评分最近看了某著名知日文化人介绍怨灵史观文章,论点倒也不新鲜,但其中有些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比如他说“今天的人不能用今天的想法看待古人,我们中国人也不能用中国人的想法看待日本人,匪夷所思是正常的罢。”,这也代表了今天许多所谓的知日人士的看法,即强调日本文化的特...
1、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日本人童年和老年都比较自由,中年要遵循的家庭和社会世俗很多;情义、忠诚都是日本人非常看重的,但都不及维护自己的声誉重要;崇尚洁净的生活,认为自身性本善;对性不避讳,男人在婚外允许有作为享乐的性,但不能妨碍其对家庭的责任;2、作为近邻,中国更应该写出这样的著作
评分其实在自己身上也能找到影子
评分1、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日本人童年和老年都比较自由,中年要遵循的家庭和社会世俗很多;情义、忠诚都是日本人非常看重的,但都不及维护自己的声誉重要;崇尚洁净的生活,认为自身性本善;对性不避讳,男人在婚外允许有作为享乐的性,但不能妨碍其对家庭的责任;2、作为近邻,中国更应该写出这样的著作
评分之前一直不明白大和民族和中华民族为什么完全不同,明明同属于东亚,文化也一脉相连,现在可以理解一点了。但是,这也仅仅是欧美人眼中50年前的日本,而更有兴趣的是现在的日本。
评分之前一直不明白大和民族和中华民族为什么完全不同,明明同属于东亚,文化也一脉相连,现在可以理解一点了。但是,这也仅仅是欧美人眼中50年前的日本,而更有兴趣的是现在的日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