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山記

討山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1965年生於颱灣宜蘭,東吳大學中文係畢業。曾從自然中獲得最深的感動,因之,人與自然的衝突也成為她最大的關懷。她生命的主軸,一直縈繞在生活內涵的取捨上。曾經為學攝影而謀職於照相館,每天衝印照片、接觸化學藥劑而對此愛好心生動搖,漸漸無師自通拿起畫筆取代相機。大學時代首次攀登高山,對原始山林的迷戀一發不可收拾,後任颱灣省“太魯閣國傢公園”解說員。1994年起自由旅行、寫生,曾以騎單車、徒步、趕驢等方式遊走西藏、尼泊爾、印度十八個月,及單車環遊定性一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七個月。結束雲遊後蟄居花蓮竹村,不定期在梨山打工。1999年,她作為與山林和平共存理想的實踐者,將對山林土地的關懷付諸實行,正式成為梨山女農。

設計說明:

設計師:國內頂級設計師硃贏椿。

設計效果:樸素而有大美

出版者:湖南文藝齣版社
作者:阿寶
出品人:
頁數:292
译者:
出版時間:2014-10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046676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散文 
  • 生活,自然 
  • 隨筆 
  • 好書,值得一讀 
  • 生活 
  • 散文隨筆 
  • 自然 
  •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編輯推薦:

有的書讓你恨不得一口氣讀完,有的書讓你捨不得讀太快太多,《討山記》屬於後一種。

如韓少功所說,作者阿寶是一個奇女子。

她是一個驢友,35歲之前她放懷天下,曾徒步、騎驢、騎單車遊走於中國西藏、尼泊爾、印度18個月;也曾單車環遊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7個月。

她是一個種植者。35歲之後,她放下背包,舉債租下梨山幾處山坡,開始討山的新生活。從最初的建房、設計果園,到剪枝、上肥、殺蟲、套袋、擺攤,乃至打官司,她以磨煉血肉之軀的方式,認真實踐自己對於土地的關懷與惜護。雖是和梭羅一樣入山居住,她的《討山記》記錄的卻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選擇靠天吃飯後的種種牽絆與阻塞。

曾有讀者跑到阿寶的網站上留言,問她是否還齣書。她迴復說:我要做個實在做事的人。人不缺理想,缺的是行動力。阿寶於1999年上山,現在,每年果熟季節,讀者還可以去她的網站上定購水果。

部分名傢推薦:

“能否走嚮充滿著塵土、汗水以及傷痛的長途——這對於現代人來說是更為嚴峻的一項使命。”——韓少功(著名作傢);

“阿寶以一個女子的骨肉之軀,流血流汗,嚮土地索食,在勞力中勞心,於練身裏煉神,嚮謀食處謀道,最終達到桶底脫落,無掛無礙的禪境。”——王躍文(著名作傢);

“一位颱灣女性,定居山林植果農耕,雖然是她的個人選擇,卻娓娓道齣瞭現代人對大自然的摯愛。”——陳子善(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教授);

“對泥土癡情的颱北姑娘在與土地的對話中,品嘗到獨特的甘與苦,分有著懷特、梭羅、利奧波德一樣的博物情懷和人生境界。”——劉華傑(北京大學教授、博物學文化研究者); “《討山記》不隻是一個記錄人和土地緊密互動、人與自然交纏糾結的故事,還傳遞齣瞭剛強而不失謙卑地尋找生活方式的態度和勇氣。”——李三林(《走西口》導演)

內容簡介:

成為農夫,是大多數摩登的城市人嚮往而沒有勇氣做的事情。但《討山記》的作者阿寶,卻真正地把與山林和平共存的理想付諸瞭實踐,以愚公“還”山的勇氣,舉債承包瞭一塊山地,從舉債、套袋,到殺蟲、采果,從山上造房,到山下擺攤,從颱風裏壓塌的帳篷,到大雨中狂奔的貨車,每一步走來,都伴隨著艱辛,孤獨,迷惑,掙紮,有時甚至是生死關頭的搏鬥。而勞作之餘,那些星光下的蟲鳴清唱,朝霞裏的鳥麯交響,梨花叢裏朋友的歌聲,雪山腰中情人的號角,充分道齣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境。

獲奬紀錄:

颱灣齣版界最高奬“金鼎奬•最佳語言文學類圖書奬”

“美好生活推薦書”

“心理健康類首奬”

“網絡書店年度十本必讀好書”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我是把它当作一本浪漫的书来购买的。 以为它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或者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 是一个人在城市里厌倦之后逃离都市退隐山林,享受慵懒休闲的浪漫时光。 原来不是。根本就不是。 如果你想轻松一下,想轻易地获取一些浪漫的情调,点缀一下生...  

評分

人生每一刻都是偶然,所有偶然加在一起,有了人生的必然。这些年,游荡,徒步,阅读,写字,并且,去过台湾之后,遇见阿宝的《讨山记》,就成了必然。 看到介绍,阿宝因为热爱高山,觉得这辈子与自然最亲近的方式就是务农,于是从一个城市女性,先做梨山的短工,然后真正成为...  

評分

人生每一刻都是偶然,所有偶然加在一起,有了人生的必然。这些年,游荡,徒步,阅读,写字,并且,去过台湾之后,遇见阿宝的《讨山记》,就成了必然。 看到介绍,阿宝因为热爱高山,觉得这辈子与自然最亲近的方式就是务农,于是从一个城市女性,先做梨山的短工,然后真正成为...  

評分

信念,理念,阐释和记录   马丁的画,幽默。郎才女勇:)      可惜不是文学。  

評分

一个瘦小的单身女子,能做一个健硕的大男人都做不到的事,而且做得风生水起有模有样,真是太不简单了。我能说的只是佩服佩服,一般人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在我们的教育体制熏陶下,孩子的长项是考试,即使好学生擅长的也是理论和口才而不是实践,但世上的事哪个能缺实践呢?吃苦...  

用戶評價

评分

同時和《活山》一起看的。這本也太有意思瞭。作者對於自然的敬畏讓人敬佩。然而更讓我震驚的是她強大的動手能力!不得不服…

评分

人與自然端敬相親,於辛苦勞作中討得生活真諦。

评分

初初翻開,以為是一本務農筆記,愈翻到後頭,纔愈加敬佩作者。身體力行地實踐自己的信念,融入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既窺見世間的善,也窺破社會的險惡,卻懂得自身去化解釋然。

评分

說是颱灣版瓦爾登湖有點過譽,但那股子敢想敢做,確是羈絆太多的當代人類所缺乏而又渴望的吧。

评分

說是颱灣版瓦爾登湖有點過譽,但那股子敢想敢做,確是羈絆太多的當代人類所缺乏而又渴望的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