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茲·巴爾伯·嘎爾,曾在索邦大學(Sorbonne)和盧浮宮學院(Ecole du Louvre)學習曆史和藝術,隨後在後者任教。與此同時,她還管理“如何欣賞畫作協會(CORETA,Comment Regarder un Tableau, www.coreta.org)”,舉行多場講座。她定期參加管理專業的研討會,分享她在圖像分析、廣告和市場營銷方麵的經驗。公司日程齣版社(Editions del’Agence de l’Empresa)齣版瞭一本她的文章集錦——《目光》(La Mirada )、(塞維利亞,2000年)。她還曾就雕塑傢湯姆·卡爾(Tom Carr)撰寫過多篇論文(《迴聲與匯聚》(Echos et convergences ),塞雷現代藝術博物館(musée d’Art moderne de Céret),2002年《對照》(Versus ),巴利阿多裏德(Valladollid),2003年,並於2002年在亞當-比羅齣版社(Editions Adam Biro)齣版瞭《如何嚮兒童談論藝術》(Comment parler d’artaux enfants )。由橡樹齣版社於2006年齣版瞭第一部著作《如何欣賞一幅畫》(Commentregarder un tableau )之後,弗朗索瓦茲·巴爾伯·嘎爾又在2007年和2009年分彆齣版《理解繪畫中的符號》(Comprendre les symboles en peinture )和《理解現代藝術》(Comprendre l’artmoderne )。
麵對一幅畫的時候,你會不會感到茫然無措呢?《讀懂印象派》為我們對印象派的瞭解帶來瞭全新的角度。作者的講述脈絡清晰卻不說教,讓我們在閱讀中瞭解印象派作為一場興起於19世紀,反對因循守舊的運動究竟是如何發生並逐步影響世界各地的。《讀懂印象派》是寫給熱愛藝術卻又對藝術望而卻步,不知如何欣賞的人們的。我們力求為藝術入門者提供更多更有趣味的綫索,帶領他們進入藝術世界,真正感悟到藝術的魅力。
這不是一本高姿態的教科書,也並非艱深的理論著作,既沒有常見的年代劃分,也沒有大量讓讀者灰心喪氣的專業術語。作者通過多年的博物館講解經曆,用最淺顯易懂,又妙趣橫生的語言幫助我們梳理印象派的發展脈絡。《讀懂印象派》雖不敢標榜詳盡,但也盡量簡明扼要。
作者在每一章的開頭都先展示那一時期被視為正統的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風格,隨後再將其與當時背負著嘲笑和譏諷的印象派作品相比較,相互間的區彆隨即變得不言而喻,發人深省。《讀懂印象派》的最後一個章節是專門為那些非印象派畫傢繪製的印象派畫作而設置的,例如:修拉、高更、梵高、羅特列剋、博納爾和馬蒂斯……
印刷纸质都很不错,画面质感也很强,有见解的分析一些画作,使读者更了解名画背后的故事,对于想提高自己艺术素养的有一定的作用。之前还犹豫过是买gu爷聊绘画还是这个,原谅我崇洋媚外,一看这本书的作者,我就有答案了。还是喜欢更学术略严肃的。
評分你要让普通人去看一幅画,肯定说不出个123来,更别说印象派画家这群另类人物,视角和心灵都跟普通人不一样,说白了就是怎么另类怎么来,标榜的就是“我一个人的世界,你们这些人统统不懂”,想要多些平时的谈资,装装文化人还是可以看看的这本书的,最起码有的细节角度,不找个...
評分朋友推荐了小顾聊绘画,说是最近很火,看过之后确实不错,想着再买些类似的书看看,结果发现了《读懂印象派》装帧啊设计都不错,希望内容同样不俗,先给个好评吧,还有就是要吐槽一下豆瓣的字数限制,干嘛非要那么多字,精简不好么。。。。。
評分微博上参加活动送的书,一直没有看,最近才开始阅读,每天读一篇,一个多月就能看完,而且每天的量刚刚好,希望这个系列能出第二册,因为好的艺术作品太多了,不光只有印象派画家,还有其他的很多画,也希望能够引进更多的好书
評分这本书通过精选的几幅重要作品,带你回顾19世纪60年代中叶到20世纪初的那个年代。这本书并非重现印象派的历史,而只是想要尽量完整的欣赏印象派丰富的造型之美,及其远远超越对城市娱乐或是天气的简单描述的意义。
光顧著看圖瞭。(話說bbc有一係列關於印象派的紀錄片 比大部分書都好看
评分解讀對畫麵的情感,其實更多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觀感受,並沒有對作品的技法有太多解釋。同時,也做瞭一些對畫傢的簡單的背景介紹。
评分很不錯的書,不過得靜下心來讀。
评分隻看瞭畫的部分。。不過居然主要部分不包括梵高
评分解讀走的也是印象派,有些翻譯有點奇怪。標點符號亂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