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乐

马伯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萧红
出品人:
页数:336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2
价格:32.00元
装帧:双封面简精装
isbn号码:9787568004404
丛书系列:萧红全集
图书标签:
  • 萧红
  • 小说
  • 中国文学
  • 文学
  • 中国
  • 蕭紅
  • 马伯乐
  • 近代
  • 马伯乐
  • 经典小说
  • 文学作品
  • 民国时期
  • 人物传记
  • 中国历史
  • 文化研究
  • 小说阅读
  • 原创作品
  • 思想启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马伯乐》是一部让人惊异的作品,一般在第一次读到它的时候都会觉得奇怪,它不像萧红惯常的风格。它不写女性经验,不以女性为主人公。

萧红作为中国30年代女作家,因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飘零身世而备受文坛瞩目。萧红作品因为内省与自传的笔调而别具女性作家作品的细腻与美感,但是其文学创作多方面的才华却被人们无意忽略。1940年底,萧红主要创作的两部小说《呼兰河传》与《马伯乐》,前者为萧红赢得无数赞誉,而对于后者,文学评论家们却出奇地选择沉默。但是论其文学价值与创作水平,《马伯乐》丝毫不逊色于《呼兰河传》,更是由于全书弥漫的幽默辛辣笔触,才能将作家的创作的才华淋漓尽致地展现。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生于黑龙江呼兰河畔,学名张秀环,后改名张迺莹,另有笔名悄吟、玲玲、田娣等。萧红与庐隐、石评梅、张爱玲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被誉为20世纪33年代的“文学洛神”。鲁迅先生对其成名作《生死场》十分激赏,并为之作序。茅盾评价其晚期杰作《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夏志清称其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目录信息

第一部
第一章57
第二章116
第二部
第一章173
第二章195
第三章206
第四章221
第五章249
第六章261
第七章278
第八章284
第九章299
附录萧红年表30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单纯地引出葛浩文先生的观点,来源于其文章《萧红与阿Q》 《阿Q正传》结尾时的阿Q已经干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丑事,但他强烈的自欺倾向使他一直对周遭人的奚落毫无知觉。最后,在因“革命”罪行被押往刑场的途中,阿Q鼓起足够勇气叫喊出古时候囚徒们表明不怕死的誓言:“过了二十年...  

评分

同情心和恻隐之心,有时候真的是不能随便给予的。有良知、有骨气的人会觉得接受他人的恩惠是一种负担,是一种怜悯;而没有良心、不懂感恩的人,会认为这是理所应当、本该如此。于是乎,借人一笔钱财,送人一句宽慰的话语,都必须谨慎。马伯乐,你说他是一个值得别人赞扬的人物...  

评分

马伯乐无疑是一个矛盾的人,矛盾于集敏锐与麻木与一身,集深情与冷漠于一身,矛盾于集温柔与暴烈于一身,矛盾于集服从与叛逆于一生,矛盾于集勤奋与懒惰于一身,矛盾于及气节与谄媚于一生;他同时也是一个一根筋到底的人,一根筋到看到“灾难、争吵、悲伤”的第一反应就是“跑...  

评分

“既失了的就不能再得。” “既去了的就不能够再来。” “人生本是如此的。” “大风之中飘落叶,小雨之中泥土松。” “冬天来了,天气就冷了。” “时间过去了,就不能再回来了。” “十二个月是一年,一年有四季。一切都是命定的,又有什么办法呢!” 看过萧红的《生死场》和...  

评分

先说一句,看的《马伯乐》是2016年北京理工版的,这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大家都能够看到,可是第二部就很难得,是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葛浩文副教授在美国寻觅到连载《马伯乐》下部的《时代批评》,并且将复印本寄给黑龙江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观泉,我们才得以观看到这未写...  

用户评价

评分

女作家通过男性视角看世界,我觉得这难度高过《围城》。

评分

马伯乐是一个有意思的人,他生在洋化家庭,马家的传统是《圣经》和外国话;马伯乐原名为马保罗,他不喜欢自己改名为马伯乐,但他所生的孩子取名却是约翰、大卫和玛格这样具有《圣经》色彩的名字。他在中国商店买东西一定要讲价,到外国商店则不争那么一分一厘,因为他觉得很庄严。孩子生病,也不让他们看病吃药,只是吃饼干。他的口头禅是“真他妈的中国人”。很明显,《马伯乐》这本小说是向鲁迅的《阿Q正传》致敬的作品,马伯乐这个人物也有许多荒谬的特质,喜欢逃避,不思进取,胆小怯懦,然而总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在外人看来十分荒谬,在他那儿则很自洽。

评分

三十岁的萧红已经阅尽沧桑,她必定宽容又热烈,尽管她的人生激荡但并不伟大。所以她这么讨人喜欢。她的才气是收敛的,小心翼翼到让我忍不住想骂,为什么不能用力一点写!

评分

“这可奇怪,怎么中国尽是淞江桥呢!”循环往复的悲哀的骂声,照见每一个中国人。倒数第二章的恋爱失败倒像是一个梦幻插曲,心碎的感觉写得真好。

评分

谬论了。非常棒的一本,尤其赶火车段。有的地方像鲁迅,有的地方在描写亲身经历,写人性,有萧军和自己的影子,可惜没终结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