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戎,生于1946年,北京人。北京某大学研究人员。主业为政治经济学,偏重政治学方面。 1967年自愿赴内蒙古额仑草原插队,1978年返城,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其作品《狼图腾》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锡盟东乌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于北京,2003年岁末定稿于北京,2004年4月出版。《狼图腾》是作者出版的唯一一本著作。2007年《狼图腾》获第一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
截至2014年4月,《狼图腾》中文版在中国大陆再版150多次,正版发行近500万册,盗版1600万册。占据中国虚构类畅销书榜前三十名长达十年,479周!
此次修订,作者姜戎作了长篇幅的跋,回顾了自己在草原的经历,也梳理了中国十年“狼文化”的争演变轨迹。既是对读者的感谢,也是对一本全球畅销书的总结。
《狼图腾》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有关《狼图腾》的文化衍生品层出不穷。最大规模的就是3D电影《狼图腾》。法国导演让·雅克和中影集团用了整整6年时间,从养狼开始,到外景拍摄结束。今年年内电影公映,将使2014年成为“《狼图腾》年”!
据《中国图书商报》2013年8月27日11版报道,《狼图腾》世界著名图书馆馆藏数量达147家,位居中国图书最有影响力图书前五名,文学类图书第一名。
仅作为动物观察笔记来说尚可,如视为小说或其它文字就变得让人大倒胃口。作者对历史及人文的浅薄了解与牵强附会地解说,实在是让人觉得犹如看到一头小羊在拉无比沉重的大破车那么让人不忍再看。
评分就我个人来说,虽然我对儒家学说一直抱有不小的好感和兴趣,但对于批判儒家的文章,也能心平气和地阅读。我同时还是对什么“国民性”一向嗤之以鼻的民族主义者,但是看到鲁迅谈论劣根性的文章也不会气得跳脚。只要是言论有其可取之处,逻辑上能够自洽,即便与我观点相左也无妨...
评分从小说的角度来看,我觉得《狼图腾》不算出色。这么说也许不大公平,作者姜戎也为我们描述了数十个“狼故事”,开篇的狼群打围黄羊群情节紧张激烈,狼群袭击马群的一段也让人惊心动魄,这些故事一个个看起来都很不错的。但通篇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主题先行”——论点一早就已...
评分终于看完了《狼图腾》,这本网络上很火的书。很想把这本书摔到一边去了,但答应了华子姐,还是码两句。华子姐要有心里准备,我这个养狗的嘴里肯定吐不出狼牙。 全书有三条线,作者把自己的理念按这三条线一一述说下来,我也按这三条线来说说我的读后感。 ...
评分原本以为自己根本就不会看这本书,让它静静躺在书店的一角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没想到他对这本书感兴趣,于是我也做了读这本书的尝试。 不知不觉中,竟从晦涩变成了涓涓流畅,从坚持变成了依恋。一路上,狼身的皮毛和温度似乎都围在我的四周,让我感到阵阵温暖。书给我的...
都不想说什么价值观了 光看文笔也是看不下去啊
评分第一次看很是吸引,后来吧觉得作者的很多观点我都是不赞同的。比如游牧文明的狼性。在汤因比看来蛮族只是文明身上的蛆虫。只要读先秦秦汉典籍,或回想下历史上有名的大帝国——罗马,汉帝国,哪一个不是威猛的农业帝国?卫青、霍去病的大名如雷贯耳!农业文明没有尚武精神吗?农业文明没有进去思维吗?可见作者的论调有失偏颇。至于书中提到的环境问题引人注目。拉铁摩尔在《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中提到随着工业文明的进展,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会进行统合。且不论书中工业化的方式如何,潮流业已形成,不可阻挡。可见有些书,多玩味才能有所体会。
评分纪念版。三星+。去掉那些无聊的政治经济讨论和作者自以为很了不起其实闷得要命的个人认识和感情抒发,在不考虑真假的前提下,将其作为小说而非纪实来阅读的话,关于狼的那些故事其实写得还挺精彩。
评分断断续续读完#狼图腾#,书中的小狼并没像电影中幸运,一生与禁锢斗争渴望自由最后也没回到广袤的草原。看完觉得电影有些三俗。为了剧情需要,把草原好男儿巴图写死了,睿智的毕力格阿爸被炸死,最难以接受的是陈阵和嘎斯迈在一起,好像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从此真能水乳相融。未免粉饰太平。
评分狼马、狼羊、狼人大战的时候灰常的精彩!就此喜欢了草原,去了草原,但是只看到城市里挂着卖的狼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