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思想史 汪晖 中国 现代中国 政治学 文化研究 历史 政治哲学
发表于2025-04-15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有老师曾不止一次推荐他和李泽厚。在这以前读了金观涛和葛兆光,当然还稍稍涉猎了韦政通。金观涛“超稳定”的逻辑自洽,李泽厚的精美的语言表达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汪晖在气魄上不输二位,“礼仪中国的观念与帝国”一章尤为出彩。
评分四年之后的这次重读,主要收获有三:一是小处着手,大处放眼的研究意识。每一段章节,都是围绕相关文献的文本细读展开,而所有论述,都围绕现代中国思想的演化变迁这一宏大问题意识展开,大小有机结合。二是层次分明、点面结合的清晰问题意识。在上述大的问题线索统筹下,每一小节的论述,几乎都由几个彼此相关的核心问题展开,所有论述自始至终,都有明确的问题牵引。三是以思想史的本体论述,始终牵引和关照政治史和社会文化史的变迁。所有论述,都以君子不器的态度,自由纵横延伸,从不自我设限。以上三点,都非常值得相关学人和读者参考学习。
评分刷新认知与思维方式的书,无论是深邃的思想还是晦涩的语言,没读完,还会再读。
评分汪晖先生的这本书规模宏大,他自己的野心也很大。这是一部吃力不讨好的著作,任何相关的专家都能提出源于自身专业的质疑,但是不得不说,汪晖先生很多地方处理得很好。 也许是因为是文学研究出身,史料的引用论证较少,多是对二手研究资料的评判。 看书时也看见了一些引用不规范的地方,但正如汪晖先生所说,完成这本书后,已经没有什么精力去做这些细枝末节的工作了。
评分读了一部分翻了一部分,之前通过老罗接触了一些皮毛,读进去之后振聋发聩。不要学汪晖对文本的理解,要学汪晖对宏大叙事思想的建构,即使有漏洞,但足够有力。有那么一会儿,让我想起了梁启超。
汪晖,1959年10月生,江苏扬州人,
曾就学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著作有《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1991年)、《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1994年)、《死火重温》(2000年)等。
本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思想领域最重要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力作。全书集中在两个反思式的问题上:中国(尤其是现代中国)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中国的现代?作者选取思想史的角度展开论述:从有关中国的历史叙事的分析出发讨论第一个问题,围绕着天理世界观和公理世界观的相互关系来分析第二个问题。
汪晖这个书是近二十年左右最重要的一本书,篇幅很大,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涵盖的几乎是从一开始一直到现在,他在每一个部分的进入都有很多他自己的看法。所以我觉得可能牵涉到两个语境,一个就是当代语境,就是处在当代二十年左右的中国思想、文化、学术变迁当中,汪晖自己的一...
评分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这是原作The Future of the Past: On Wang Hui's Rise of Modern Chinese Thought(发表于New Left Review第62期,2010年3-4月号)的中文译稿。 自90年代以来,汪晖一直是一位在中国知识界具有强大的议程设置能力的学者。他于1997年发表《当代...
评分拖沓地读完了汪晖的一系列著作,读毕之时,拿出也是大概去年的这个时候读《反抗绝望》所作的笔记,加在一起,不下三十多页。不免伤怀,除了这些落在纸张上的生硬的汉字,他的思想理解了多少?知识有多少长进?恍然乎,空空如也乎。 这两个词——“视野”与“语境”——就是从...
评分今天参加这个会议心情很是复杂。汪晖是我二十年前的老朋友,在研究生院我们一起生活、学习了多年,有着共同的经历,建立了很好的友谊,甚至曾经见证着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一段历史。后来我一病经年,退出了学界。十年后当我重返学界的时候,发现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有些变故使...
评分从2010年初开始,媒体上有关于清华大学教授汪晖是否剽窃的热烈讨论。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先指责汪的《反抗绝望》剽窃,后又指责其《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4年版)剽窃。但是,汪晖的支持者否认这种指责,而汪本人也在沉默数月后表态,为自己作辩护。 《兴起》四大册...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