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月纶太郎(Norizuki Rintaro)
日本新本格派推理小说的核心人物之一。1964年出生于日本岛根县,毕业于京都大学法学部。曾加入京都大学推理小说研究社,1988年以《密闭教室》获得岛田庄司推荐出道,被视为新本格第一期成员之一。2002年以《都市传说谜案》获第五十五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短篇小说奖,2005年以长篇《生首是闻》获得第五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
知名雕塑家川岛伊作在作品回顾展前夕猝逝。随后,烬燃余生、以爱女江知佳为模特儿的石膏像头不翼而飞。
莫非是恐怖的杀人预告?江知佳的突然匿迹,勾现出悬念丛生、涉及凶案的悚栗隐秘……谁是杀害江知佳的凶手?
雕塑家的胞弟川岛敦志?追逐名利、精于算计的美术评论家宇佐见?骚扰过江知佳的摄影师堂本峻?抑或川岛伊作的前妻各务律子?……
作者以“本格推理”独有的探案方式撕出真相!
认定是三星半。想来想去因为阅读体验还是保留在三星。 我清楚记得这本书是高考后的暑假在学校附近闲逛的时候买的,买回来就一直搁置搁置,期间也翻开过几次但很快又放一边了,因为读起来实在感觉不怎么流畅甚至看得有点痛苦,这次终于拿起来读完了,心情复杂。 更痛苦的是每章...
评分提到本书,最显眼的地方应该就是简体版的中文标题“生首是闻”了,也恰恰是因为译者在这里耍了一个花招,才刚好帮助作者将最关键的两个线索之一成功地隐藏到了最后。 事件的起因非常简单,一位知名雕塑家在临终时,留下一部惊世之作,只是这件作品的头部被切割后消失在工作室里...
评分生首是闻,阅毕。2017阅读之三十。二星评价。书里的诡计老,凶手的行为稍有不合理没有达到利益最大化我都可以接受。但是逻辑硬伤是在不能忍,这个硬伤就是,某人跟人合谋犯案,因为告发会连累自己,所以一直沉默。当身患绝症时良心发现,把这案子的线索藏在了他的遗作,一座石...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非常沉闷的小说,尽管诡计不错,但是故事情节实在是提不起我的兴趣。虽然这本书获得了2004年本格推理小说第一名,但是从小说的角度来说,这本书顶多只能算勉强及格而已。 小说很大的篇幅都在扯一些专业问题,从雕塑一直扯到妇产科。小说的名字——去问人头...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非常沉闷的小说,尽管诡计不错,但是故事情节实在是提不起我的兴趣。虽然这本书获得了2004年本格推理小说第一名,但是从小说的角度来说,这本书顶多只能算勉强及格而已。 小说很大的篇幅都在扯一些专业问题,从雕塑一直扯到妇产科。小说的名字——去问人头...
本着爱之深恨之切(其实没那么肉麻)的想法,由我来给这部首版简体版献上不客气的一击吧。初看译者前言,还觉得译者虽是体制中人,但对日本推理文学还算略知一二。但读不下10页就对充斥其中的京片子感到万分作呕。不计其数的公款养出如此的“有文化”的傻逼,确是我国一大奇观。诡计倒有一定的想法,但,法月您他妈能别用抄美术书籍和妇产科教材的方式来填充剧情打造伏线吗。装逼法月遭遇傻逼共狗翻译,真他妈逼奇葩。勉强看完,决定烧掉。出现这种人身攻击评不要怪我,全是你们他妈逼自找的。
评分当年台版看了两章就弃了,此番还是冲着“本格赏”的头衔补完了简体。翻译有多糟糕就不吐槽了,作品本身也几无亮点。诡计放在当时也许还好,但今时今日就太过平庸了。法月的情节推进依然不行,伏线也乱七八糟的,就连灌水都差人一截⋯⋯
评分因为译者前言里有部分,法月纶太郎和贵志佑介的对谈内容,我还挺期待对谈内容里说的中心伏线的关键词“误解”。小说看了没多久,我就有种不祥的预感,看到了川岛伊作前妻和前妻妹妹的旧事时,感觉大概就是我猜的那样的。耐着性子读了后面两百页,结果真还就是猜那样……没什么亮点。
评分文风特别枯燥,和我熟悉的法月老师完全不一样,应该是译者的锅吧。PS:这译者翻出来的京片子味儿是什么鬼?还在前言对台版的翻译进行了嘲讽...
评分法月更像Ross Macdonald 像什么奎因是误解吧 无功无过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