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佛教兴起对欧亚地区竞争力的影响》是张文木继《中国地缘政治论》和《印度与印度洋》之后的又一本新书。天下所有能成为“问题”的宗教多不关乎学理而是关乎政治。黑格尔说“国家不是艺术品”,这就是说,国家并不是用来欣赏和把玩的思辨理趣,而是被用来保障人民生死存亡的公器。如果不涉及国家权力,仅作为文化权利存在的宗教在任何国家都不会成为“问题”。历史经验表明,宗教问鼎国家权力或试图在国家之外另立政治中心,其政治后果都会危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严重的话,还会造成国家和地区长时段的大分裂和大动乱。汉代哲学家董仲舒说:“患,人之中不一者也。”用通俗些的话表述就是:一个中心曰“忠”,两个中心曰“患”。这个思想贯穿《基督教佛教兴起对欧亚地区竞争力的影响》,是理解全书主题的红线。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前两章写得很精彩,逻辑思路环环相扣欲罢不能。最后一章就有点逻辑链就有点模糊了,似乎有些东西没讲透。尤其是共济会和宗教的关系。还有作者为什么不提到新教呢?
评分刚看过,写得非常犀利,一语中的.两个中心为"患",欧洲过去的两个中心是神权和王权,现在的两个中心是金权和主权.
评分前两章写得很精彩,逻辑思路环环相扣欲罢不能。最后一章就有点逻辑链就有点模糊了,似乎有些东西没讲透。尤其是共济会和宗教的关系。还有作者为什么不提到新教呢?
评分最后共济会那个取其意就好,前面还是很好的
评分[2016.05.12到书]近来关于“清真食品立法”吵得沸沸扬扬,期末作业想写关于穆斯林政策的法律论文。中国的穆斯林已经逼近3000万了,民族政策导致意识形态的不统一是个问题,而且越来越会是个大问题。中国政治在中世纪没有陷入欧洲长期混乱不堪的分裂状态而保有总体稳定可以归因于宗教没有绝对控制世俗,这是中国历代的治国理念。那么古代治国理念对现今的民族政策会有怎样的启示呢?希望本书可以有所解答。总之,宗教势力过分的扩张绝对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神不应该是别的,它就是国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