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亚瑟·汤姆森(John.ArthurThomson),爵士是苏格兰著名自然学家,1861年7月8日出生于苏格兰,曾于1893年至1899年,1899年至1930年分别在英国皇家兽医学院和阿伯丁大学任教,并获封爵士,其著作试图调和科学与宗教的关系,认为“生命无处不在”主张整体性生物学,强调自然界共生和合作的重要,1933年2月12日辞世。
【编辑推荐】
一部与法布尔的《昆虫记》和布封的《自然史》并驾齐驱的博物学经典
人类应当向动物致敬,它们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生命的传奇!
万物闪烁灵性,生命演出大戏;
每一种动物,如同人类,都在生命的大戏中扮演着轻重不同的角色;
它们的故事,不了解就显得神秘,共享后便成为生命中最深刻的快乐。
《动物生活史》通过观察和调查动物的日常生活,揭示了动物解决食、色、地盘、种族等四大永久性问题的秘密。
65幅手绘插图,文笔优美,故事有趣,让你忘记这原本是一本博物学著作。
【内容简介】
《动物生活史》通过观察动物的日常生活,并研究它们各自是怎样解决食、色、地盘、种族四大永久性问题,以揭示生物界生生不息的生命演化进程。作者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剧场,每一个生物体都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虽然这一出生命大戏已演出上万年,但会一直继续演下去。
《动物生活史》偏重动物在野外生活时所过的生活,并在脊椎动物里重点表述哺乳动物和鸟类,在无脊椎动物里特别表述了昆虫和蜘蛛。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们对它们的了解最为详细,也最为确定。
除了从《动物生活史》中能了解到许多动物的知识以外,作者尤其强调一种训练思维的纪律,正是这种思维的训练是从古老的博物学发展成为现代的生态学关键。
很早以前看《狮子王》,尤记得小辛巴在太阳升起的时候,问狮王木法沙为何守护着动物王国,却还要吃羚羊,木法沙解说这便是生命的循环。如今捧着这本《动物生活史》,让我有幸跟着作者的视野、观察和解说,了解动物世界自己的生命王国。 这本书偏重讲动物在野外生活所过的生活...
评分以前看到别人讨论"人们在阅读时,内心是否会有一个声音在朗读原文,又是以什么样的音色,语调朗读"这个问题时,会觉得很难回答。仿佛每一本书都有各自的灵魂,各自声音,难以描述难以形容。 然而,在读这本书时,这位"朗读者"的声音异常清晰,非常明确——没错,就是赵忠祥老...
评分我自小就对昆虫动物敬而远之,也从来不喜欢看《动物世界》,没想到却看这本书看到手不释卷。 因为很少有科学书籍会有这样好的文笔,寥寥几笔勾勒出动物的形象以及它们的生活场景,很多拟人化的描写不仅可见作者的幽默,也能看出作者对于动物深深的的热爱,作者不愧是著名的博物...
评分博物学是探究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一门古老学问,如今已经随着学科的分化与纵深而衰落,但它在人类科学文明史上的地位是很重大的。很多博物学著作依然有其独特的魅力,如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志》、法布尔的《昆虫记》、布丰的《自然史》、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苏格兰自然学家约...
评分人类亦是动物,人类在书写历史,而动物也在演绎传奇。 万物与人类息息相关,共荣共存。 当人类都渐渐迷惘于水泥大道上,或高楼泥砖间,动物的生命演化却也悄然发生,看似神秘、却生生不息。 于是我们说,人类应当向动物致敬,它们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生命的传奇。 万物闪烁...
语言生动有趣,不乏味,非常值得一读
评分文笔有趣,可惜只有英国的动物
评分文笔有趣,可惜只有英国的动物
评分文笔有趣,可惜只有英国的动物
评分翻译减一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