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華,男,1952年9月生,籍貫河北鹿泉。1981年鄭州大學曆史係研究生畢業,師從著名曆史學傢高敏先生學習魏晉南北朝史,現為鄭州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理事。主要從事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先後在《曆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文史》等國傢**期刊發錶論文80多篇,齣版《魏晉南北朝經濟史》(上海人民齣版社1996年,與高敏師閤著)、《九品中正製略論稿》(中州古籍齣版社2004年)、《魏晉南北朝官製論集))(大象齣版社2011年)等著作,主持完成國傢社科基金與河南省社科規劃項目多項,目前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項目《魏晉南北朝清濁官製研究》。
《九品中正製研究》以九品中正製的曆史變遷為基本綫索,對這一製度産生的曆史淵源、社會背景、製度萌芽、形成確立、發展完善以至由盛而衰的曆史過程進行全方位、多側麵的曆史考察,重點探討九品中正製在不同曆史時期的發展演變與時代特點,進而揭示九品中正製的運行規律、本質特徵及其在選官實踐中的地位與作用。《九品中正製研究》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瞭重新審視,對一些記載曖昧的史實作瞭重新解讀,對九品中正製的發展演變作瞭深入考察和理論闡釋。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此書為張旭華對前兩部論文集中與九品中正製相關的文章進行整理,修改瞭一些細節。使之係統化後新齣的作品。 本書內容不僅包括魏晉南朝時期九品製的演變,還對以往忽略的孫吳和北朝的九品製進行論述;還有對史學界在九品製問題上的分歧進行整理和考辨,可以說本書是九品製領域中,最完整、最係統的一部書。作者對九品製的分期及不同時段的演變、鄉品與官品對應情況等方麵的論述尤為精彩。 關於九品製的名稱,史學界存在兩個針鋒相對的學派。一派認為應稱“九品官人法”,宮崎市定、鬍舒雲等是此派代錶;另一派認為應稱“九品中正製”,張旭華即此派代錶。 兩派對各種問題,包括名稱、製度性質僅為選官製還是選官和職官兩種製度、鄉品與官品的關係、吏部栓選是否為九品製的一部分、州縣是否設中正等,雙方進行瞭多次正麵交鋒。建議相互參照,很有意思。
评分曆史研究的優秀範例。結構嚴謹,史料豐富。九品中正製的問題跑不齣這本書瞭。不過我隻把曹魏部分仔細看瞭。既是因為我本來就是奔著曹魏來的,也是因為九品中正製雖然有四百年,但其性質與基本結構基本都在曹魏時期定型瞭。後期雖根據時代有所變化,但並沒有本質不同。可是啊,我看的這本書怎麼迴事,從第六章到附錄部分少瞭三十餘頁
评分集楊筠如開山經宮崎市定等發揚之大成,這個題目算解完瞭,除非再有什麼新發現
评分隻看標題容易漏掉一些書裏的其他內容(比如南北朝官製的部分)。以我的知識水平隻有學習的份,論述周到,而且在前人觀點匯集和討論上是很有意義的。
评分集瞭大成瞭,這個問題徹底題無剩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