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哥伦比亚著名小说家,史上“最无争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主峰,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曾影响滋养了几代中文作家。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出版《霍乱时期的爱情》。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马尔克斯曾说:“这一部是我最 好的作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创作。”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
“我们可以老了再相爱”,我忘了最初是从那听到的这句话了,只记得当时我正反复回味阿飞姑娘念叨的”再不相爱就老了”,总觉得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然后在那个当口,我听到有人说:我们可以老了再相爱。那感觉忽然很棒,对时间的焦灼感好像如释重负。 差不多读到《霍乱时期的...
评分马尔克斯称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他最满意的作品,这点我很赞同,尽管《百年孤独》给他带来了更多的荣誉,也更为人熟知,但《百年孤独》声名显赫主要是因为其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在文学史上开创性的地位。仅以内容论,晚些年写就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倾注了作者更多的人生洞察,笔法...
评分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这又是一个讲衰老的故事,越看到后面越不然,我从中读到了对爱情的深刻探讨,什么是爱情?她是否真的存在,抑或根本就是虚构出来的?这是不是生活所必须的? 今天早上醒来忽然想起,文中最开始那个自杀的摄影师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在后面继续讲述,而之前却做...
评分是看到书的简介里有说这本书包罗了各式各样的爱情才去看的。 好吧,的确有各式各样的:有纯情的初恋,苦涩长久的暗恋、肝肠寸断的失恋,放纵情欲的性爱之恋,以及在一个小女孩身上找初恋影子的变态之恋。 我相信会有不少在琼瑶奶奶的“你是风儿我是沙”式的浪漫爱情浸淫中、...
评分一 如果在阅读中掩去作者的姓名背景,我也将毫不怀疑地断定,这本充满迟暮感伤的书,出自一位老者。不过在此之前,我已获得了关于此书的初步印象:它完成于1985年,当时57岁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于四年前得到诺贝尔奖,正享有着与日俱增的世界性荣耀。 作为无愧于“大师”称...
让时间流逝吧,我们会看到它究竟带来了什么。
评分让时间流逝吧,我们会看到它究竟带来了什么。
评分作者是有怎样的阅历和对生命的敏锐洞悉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特别是在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上,各种性格人物的反应,如此真实恰到好处,对自我剖析的迷茫,作者不紧不慢道出人生经历中的各种感情可能,幸福,爱情,执着,阴阳两面,不知该如何表达,这是一部有厚度的好作品!
评分爱,这一个字有无数种写法,往往写到心里的都是殊途同归
评分作者是有怎样的阅历和对生命的敏锐洞悉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特别是在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上,各种性格人物的反应,如此真实恰到好处,对自我剖析的迷茫,作者不紧不慢道出人生经历中的各种感情可能,幸福,爱情,执着,阴阳两面,不知该如何表达,这是一部有厚度的好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