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驊,1972年生於天津,復旦大學國政係畢業,作傢、業餘劇團成員。2003年馬驊遠赴雲南德欽明永村當誌願教師,2004年6月在返村途中隨吉普車一同墜入瀾滄江,遺有組詩《雪山短歌》。馬驊生前寫有小說、詩歌、評論等,並翻譯瞭美國女詩人伊麗莎白·畢肖普和英國詩人特德·修斯等 人的詩歌。
《雪山短歌》與馬驊之前的齣版物不同,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馬驊的遺作(40首詩歌、7封書信),一部分是友人針對他的創作的解析、迴憶文章,而且,所有內容均隻節選瞭與雲南相關的這一段時間。十年前,作者放棄城市優越的生活前往藏族聚居的鄉村,住下來,直至消失。無論對於生者還是逝者,雲南明永的日子,都是馬驊生命中輝煌的頂點。作者帶給我們鮮活的雪山印記,那個遙遠的雲南小山村躍然眼前。隻是生命突然中斷,他在萬裏之外朝拜雲霞。
对于马骅这样的诗人,用一种科学化的、“文学批评”式的的方式来谈论其诗歌是不敬的,也仿佛是不切题的。就《雪山短歌》呈现的面貌而言,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处于萌芽状态的纯净、素朴、神秘和天真。说其是萌芽状态的,是因为马骅似乎仍只徘徊于天真和神秘的边缘,而未像同时代诗...
評分马骅自诩“盖世界浪子班头”,是关汉卿笔下的“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 早年的他生活在都市,且涉世既深且广,对很多人来说,他已经成为了一个体面的现代人。这...
評分现代诗人汉民马骅进山了,复旦和北大两重光环下的才子,他饮着冰川水,沐着藏土人情,欣喜着自己由北上的尘嚣出逃后坚持义务支教而得到的灵魂净化,领着学生唱着歌,坐着巴士山间漂移,极目着奢侈的雪山图景。 但这一次,坠崖的小车载着他,在汹涌中激荡没了,曰:失踪。 马骅...
評分子皿 20190820 马骅,此生未完成。岩鹰不来,桃花不来,只有澜沧江的轰鸣不曾停歇。 马骅的诗像一幅画,白色、绿色、粉色、红色、黑红、紫色、淡蓝、黄色、金色、黑色,都神奇的落在我的心上,像各自独立又互相交融的梦境,有点儿虚幻又有点儿真。活着的人还在山雨中赶路,却常...
評分缘分使然,两年前在学校图书馆里想要选一本诗集想要在旅行途中读,对架子上里尔克顾城海子的名字敬畏又惶恐,一册薄薄的书脊上“雪山短歌”四个字跳进眼帘,于是成了我在现代诗领域第一次读完一个诗人生平作品的启蒙。 这个启蒙有些不同于正常的流程——不是已经完成建构与解释...
當一個詩人有一堆會寫的朋友後,他的詩就升華瞭。感覺他的朋友從詩歌層麵,美學層麵,甚至分析到瞭神學,他的詩成為預言。這個太牛瞭。四顆星給一本特殊構成,劇情反轉的詩集。
评分喜歡的是什麼呢,真實吧,而不是塑造的一味的感動和贊美 詩也還可,隻是全書也就三十來首,太少瞭 由此想到,看一整本詩集,通常喜歡的也就其中幾首,這樣是不是太不值瞭?應該不是的,可我欠自己一個解釋,能說服自己的 更喜歡雪山來信
评分感謝馬老,若非馬老購置,我都忘瞭一度想讀此書。喜歡馬驊的純淨,但這書真是坑錢模闆。
评分那個隻著綠色的紅風衣少年,有人等你來。一遍一遍讀紀德,指尖冰涼,荒涼而絕望。對著濛塵的書桌發呆。然後你劈柴,澆菜地,吃飯。拉著你的手奔跑,互相窺探。像陡峭的山在寒冷乾燥的空氣裏平靜而不痛苦。
评分特彆好。“這樣的生活是否有過,是否可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