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意大利当代最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于198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提名,却因于当年猝然去世而与该奖失之交臂。
卡尔维诺从事文学创作四十年,一直尝试着用各种手法表现当代人的生活和心灵。他的作品融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于一身,以丰富的手法、奇特的角度构造超乎想象的、富有浓厚童话意味的故事,深为当代作家推崇,并给他们带来深刻影响。
卡尔维诺结合作家、读者、批评家的身份,写出了这本才华横溢的小书:几万字里纵横古今世界文学,梳理一条条线索,把不同倾向不同风格的作家一串串连接起来,使我们在文学的迷宫中豁然开朗,眼前一亮。这本专为热爱小说艺术的读者所写的备忘录,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雄辩的文学辩护书,也是留给本世纪读者的最好礼物。
本应有八篇或者六篇(计划八篇,完成应是六篇,而第六篇没找到,所以这里只得五篇),但因卡氏逝世在1985年9月19日,故而讲稿并未完成。其书是为了在这新的千年里给写作者、其他文艺工作者和小说载体本身以绝大的希望及信心而作。 以下为文学讲稿其一、关于“轻盈”这一主题的...
评分这本书很薄,只有短短的五篇演讲组成。卡尔维诺将他对未来文学的发展形态的预测一一道来:轻逸、迅速、确切、易 、繁复。由于我对西方文学和神话的不甚熟悉,所以读的过程中有一种夹生的感觉。不敢说读懂,只是书中的几句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现在姑且记下来,待知...
评分《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卡尔维诺 轻逸 (LIGHTNESS) 柏修斯的力量一向在于他能做到不去直接观看,而不是在于他拒否他命定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他承担着现实,将其作为自己的一项特殊负荷来接受现实。 只要人性受到沉重造成的奴役,我想我就应该像柏修斯那样飞入另外一种空间里...
评分卡尔维诺与庄子画蟹 不朽的卡尔维诺在其《美国讲稿》的第二部分:“迅速(quickness)的最后,以一个庄子画蟹的故事来收束: “这篇讲演是以一个故事开始的(指查理曼大帝晚年时爱上了个德国姑娘)。现在我再说一个故事来收尾。这是一个中国故事:庄子多才多艺,也是一位技...
评分本应有八篇或者六篇(计划八篇,完成应是六篇,而第六篇没找到,所以这里只得五篇),但因卡氏逝世在1985年9月19日,故而讲稿并未完成。其书是为了在这新的千年里给写作者、其他文艺工作者和小说载体本身以绝大的希望及信心而作。 以下为文学讲稿其一、关于“轻盈”这一主题的...
以我目前的认知还没有能力读懂文学理论。其实也不算理论,只是卡尔维诺对其所珍视的文学特质的阐释与对未来文学发展趋势的展望。轻,快,精确,形象,繁复。只在最后一部分“繁复”中,才在卡尔维诺对博尔赫斯的推崇和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理论的论述中找到了点共鸣。 另外黄灿然这个译本是根据英译本转译的,萧天佑的《美国讲稿》是从意大利语直译的,且比该本多一个章节。
评分轻:应该像鸟儿那样轻,而不是像羽毛。如博尔赫斯的轻盈。 快:文学在锐化事物之间的差异,而不是媒体时代的简化同一。 精确:模糊建构在精确的描写之上。 形象:由视觉引发文本,文本具有自身的意义。 繁复:每个人都是一部百科全书,为作家野心之辩护。
评分天才之作!以后阅读时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带着这五个主题去思考、赏析。 相对而言,更能领会“轻”、“快”、“精确”,并且感觉“精确”是一切主题的基础。受制于自身水平,有些叙述还是太抽象了。多读点书后再来温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和共鸣。 格诺的一段话印象尤深:“当前流行的一个错误观念,是把灵感和对潜意识的探索与开放等同起来,把偶然和自动写作与自由等同起来。这种灵感盲从于每一冲动,因而实际上是奴役。在写悲剧时遵守一定规则的古典作家,要比那种把进入脑中的无论什么东西都写下来的诗人更自由,后者把自己变成他自己对之一无所知的其他规则的奴隶。” 以及福楼拜的辛劳:“你知道我为了那两个可敬的朋友,读了多少书吗?超过一千五百本!”
评分又名《美国讲稿》
评分共鸣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