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案

超文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冰:任职于中国传媒大学,开设《创意文案》和《创意写作》课程。致力于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创意写作等领域的研究。跨界学术与文学,视教学和创作为生命关键辞,以学者的理性视角和作家的感性笔触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和传媒变迁留下珍贵的集体记忆和生存史志。

著有《台湾铭传大学校长——包德明》、《中国大学女校长》、《一问一世界》、《幸福要回答》、《胶片的美好时代》、《口述凤凰》、《极端制作》、《一个人纵横天下•108个视觉纪录》、《钟敬之传—— 一个时代的艺术记忆》、《混搭》等著作。

策划《我是谁—TIGER胡一虎》、《中国EMBA的青春期报告》、《对话美国顶尖杂志总编》、《走在娱乐界的边缘》、《苏会的选择—一位奥运志愿者的成长故事》、《我的零点时刻》、《惊鸿一瞥》等学院派畅销书。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朱冰
出品人:
页数:360
译者:
出版时间:2015-7-14
价格:48.00
装帧:
isbn号码:978750865076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案 
  • 广告 
  • 创意 
  • 营销 
  • 传媒 
  • 文化 
  • 传播学 
  • 朱冰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超文案:微时代的创意文案指南》,一本微创意时代文案人的进阶指南

微创意时代,谁在写文案?答案是,所有人。谁需要写文案?答案是,所有人。谁在看文案?答案是,所有人。文案没有高矮胖瘦的规定长相,没有一二三四的固定要求,有的就是,怎么才能勾起他人的探索欲望和共鸣。

《超文案》作者朱冰,长期从事创意文案教学与创作,通过对TOP100优秀文案的深度解析,分别从优秀文案的品相与功能,从写手到高手的独特历练,从文案写作目的、态度,探索一流文案生成路径与写作哲学。作者把所有文案“术”层面的东西化于无形,除了关注文案本身,更关注对优秀文案作品背后的文案人、广告人的体察。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之前看过朱冰的《微文案》,感觉有点用,这次抱着学习的心态再次打开了他的超文案,有点失望。 虽然广告文案原本就是一个很虚无缥缈的内容,但这本书通篇讲的都是形而上的内容,推荐语内写的TOP100优秀案例分析,有吗?有吗?也许有吧,但是零零碎碎不成体系。 书籍的内容倒是...  

评分

本书名为《超文案》,我觉得就已经挺好的概括了书的内容,作者在书中的篇章结构是围绕着“创意文案”来搭建的,大概也是因此又加了个副标题“微时代的创意文案指南”,其实也没啥大问题,但除了各大篇章的小标题,能给人指南的影子外,里面详细的内容跟人们印象中的指南是相差...  

评分

向往能写出语出惊人、掷地有声的文案,本书的作者以洋洋洒洒纵横恣意的文采告诉我,他可以。 作者旁征博引,从文学、广告、电影、报纸,从古至今,甚至到AI接管后的未来,他的态度时而诙谐冷峭,时而深切关怀,带出上帝视角。 文字是华美而有张力的,正是我遍寻而不得,很多章...

评分

向往能写出语出惊人、掷地有声的文案,本书的作者以洋洋洒洒纵横恣意的文采告诉我,他可以。 作者旁征博引,从文学、广告、电影、报纸,从古至今,甚至到AI接管后的未来,他的态度时而诙谐冷峭,时而深切关怀,带出上帝视角。 文字是华美而有张力的,正是我遍寻而不得,很多章...

评分

本书名为《超文案》,我觉得就已经挺好的概括了书的内容,作者在书中的篇章结构是围绕着“创意文案”来搭建的,大概也是因此又加了个副标题“微时代的创意文案指南”,其实也没啥大问题,但除了各大篇章的小标题,能给人指南的影子外,里面详细的内容跟人们印象中的指南是相差...  

用户评价

评分

摸清一些当代文案脉络,不过最近小米5的视频广告简短到位得很直接

评分

不知所谓

评分

两星。书名太具有迷惑性了,在我看来这本书是有关广告文案史的随笔集,和副标题“微时代的创意文案指南”相去甚远。没有干货,中间出戏无数次,耐着性子看完,发现注释里引用的好些书名都不对。

评分

素材很多,逻辑很弱。

评分

睡前读物。每天睡前翻上几页看看,并没有所谓的脑洞大开,而是提供一个思路,创意的思路来自生活,来自大量的阅读和不断的积累,这个过程很重要,也很漫长。按照作者的说法,文案不拘泥于任何一个环境,小到街边小贩,大到CBD广告公司,都会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和超级活跃的大脑。读完整本书,最大的感慨莫过于对作者的爱好涉猎之广,表面上是各类影视作品,或是文学作品,甚至是历史典籍,那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的特质恰是作者长期从事文案创意工作的知识源泉。没有积累,没有思考,便不会有深入的理解,然后从理解中继而升华成一鸣惊人的点子或创意。从“什么是文案”到“谁在写文案”,再到“为谁写文案”,每个篇章表述的一个意思,都是如何从目标群体中挖掘或是窥探到心底的欲望,从碎片化的表达中戳中那片柔软的地方,勾引,确实勾引。值得借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