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毛细管作用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汎森,1958年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2004年当选台湾中研院院士。主要从事明清至中国近代的思想史、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晚明清初思想十论》《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等书,均享有盛名。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汎森
出品人:
页数:6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5-9-1
价格:9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261484
丛书系列:博雅撷英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王汎森 
  • 历史 
  • 明清史 
  • 社会学 
  • 政治 
  • 政治学 
  • 社会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聚焦于明清嬗代之际的思想史和学术史。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藉考察讲经会、省过会、日谱、人谱等面相,探讨明季清初道德意识的呈现方式及转化,和道德理想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的实践,尝试联系“思想史”与“生活史”两个领域。第二部分则以康雍乾时期的文字狱、禁书及其在道咸以降的复出为切入点,展示在清代的政治压力下,权力如何像水分子般在毛细管作用的驱动下渗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造成文化领域中无所不在的自我压抑和自我删节,在最微细、最日常、最私密的空间中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力量。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2016-10-24 说实话,像我这样多少算是读过一点书的人,也完全想不到明末清初的儒生,竟然发起了那么一场声势浩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运动,而且做得是那样的认真、严厉和决绝,一时士林风气为之大变。这是王汎森《权力的毛细血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告诉我的(详见书...  

评分

第11页 “在西方,1800-1850年也是一个重要的段落,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准备都在这个时期。” 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于1859年。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于1867年,虽说1844经济哲学手稿也可以看成是资本论前身,但显然1850年之前马克...  

评分

历史虽然逝去,但并不独立于现在。它就像是一个开放的容器,其容量的大小,取决于我们能放入多少内容。历史学家最重要的任务,也许就是将丰富斑斓的过去放在这个容器之中,极力延展过去的边界。从这个角度看,历史学家识量的大小,决定了历史器量的多少。王汎森先生的《权力的...  

评分

【原载2016年3月27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此处更正了原刊的一处讹误】 2013年,王汎森院士的《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一书初版于台湾,「第一版在几个月内便销售一空」,随即发行修订本。此次北京大学出版社所出简体本,不仅厘正了原版的若干文句错...  

评分

来不及看全书的,也应该把序论好好读一读,每篇文章都已经做出有关其思路的简要概括。 清初以來逐漸形成四股力量的齊旋, 一股是晚明以來已發展到相當成熟的生活邏輯、城市化、商業化,逸樂、流動、以及日漸複雜化的生活型態; 一股是道德正統主義的力量,這股思想是認為即使當...  

用户评价

评分

最核心的两篇是毛细管和禁书复出。清初具有较强专制性权力的传统王朝,为了维护满人统治的合法性,依靠责成胥吏和挨户清查书籍的方式,在士人阶层以致乡间老农之间都制造了恐怖气氛。在这种气氛之下,文人和书商等都采取了自我禁闭和退缩的趋势。在涟漪效应的作用下,很多敏感边缘的书籍都消失了。但是专制性权力的局限在于,它无法打破宗族和个别人的机会主义(复本抄本)。在这种专制性权力退缩之后,很多消失多年的禁书又再次出现。而其中关于种族主义和顾子类近代思想的文章,则成为了辛亥革命之前汉人借古讽今凝聚力量的思想宝库。

评分

第三遍……

评分

王汎森的思想史著作,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研究水准,无论是新的论题,还是做一些翻案的文章,总能找到新意。本书大体分为三部分,明末、清初和晚清,这也是王汎森积累功力最深的领域。晚明时期的文章,是将晚明士人讲学和日谱入手,从社会角度展开讨论。清初部分,则主要是从具体的政治案件入手,分析国家权力对于士人社会的控制。晚清部分则通过书籍的传播和记忆的恢复展开讨论。本书最精彩的文章,还是同名论文权力的毛细血管作用,写得格外的精彩。不过,我觉得王汎森受余英时影响,可能对于社会经济史关注不多,有些地方还是会显得隔膜。

评分

《明夷待访录》一篇就能再发挥10万字,其他篇章大都如是,结果感觉都戛然、悄然、安然而止了(大白话就是,竟然就没下文了)。。。

评分

一种好的论文集在于其前后一以贯之的思考,本书就是这样。这也可以看出王氏在思考问题时的一以贯之的问题意识。比起说是思想史,本书的社会史视野更使得其在处理观念的流布传播和与社会结构组织的活动时显得十分鲜活游刃有余。不论是其对于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十分道地(这一部分很令人激动地地方在于王虽然自身西学素养极强但是他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对自己的这一能力几乎悬置),而且在他考察互动之时他的“历史学想象力”和临场感也非常强。如果说什么是“吃透”大概就应当如是。再有就是对于福柯的权力理论的理解,王也堪称透辟,自我审查、权力弥散这些福柯的思考,在王的明清中国叙述中实现了完全的在地化。福柯理论中对于“显性权力”的探讨在王著中也有补足,比如对于《大义觉迷录》的讨论,在明清中国隐形权力和显性权力从不是对立截然的,而是并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