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杂论

唐诗杂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生前拟定的关于唐诗研究的写作计划,后由于他的突然离世,致使这一任务并没有完成。1948年,朱自清、郭沫若、吴晗、叶圣陶编辑的《闻一多全集》,首次以《唐诗杂论》为题,收入《类书与诗》《宫体诗的自赎》等九篇文字。其内容涉及唐诗多个方面,并对唐代著名诗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岑参、杜甫、李白等人的成就进行了独到深刻的评析。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闻一多
出品人:
页数:3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5-8
价格:2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109917
丛书系列:中国文化丛书·经典随行
图书标签:
  • 闻一多 
  • 古典文学 
  • 唐诗杂论 
  • 文学 
  • 文学研究 
  • 工具书 
  • 中国文学 
  • 诗词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闻一多一百多页的《唐诗杂论》,一口气将它读完,感觉还不满足,文章中许多精辟优美的句子总有种想把它们背下来的冲动。整本书仅仅收录了九篇文章,然而在这有限的篇幅背后,不知道蕴含作者多少的艰辛,文章中所显露出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功力和见...  

评分

总结一下书中杜甫年谱里的一些小八卦: 36岁时,皇帝突发奇想,要征召天下的人才,任才施用。李林甫是宰相,怕那些读书人选上來向皇帝透漏了自己的贪腐事情就糟了,于是建议按照常例考试选拔。考完以后,一个都不录用,然后跟皇帝说,皇上英明神武,天下人才一个都没漏,全都...  

评分

闻一多先生的《唐诗杂论》,从字面上来看,是关于唐诗的漫无中心、涉及面广的议论。这本书有八篇独立的文章,读来感觉漫无中心,彼此之间相对独立,但细来一想,又不无联系。朱自清先生为此书题的序中说:“闻一多先生为民主运动贡献了他的生命,他是一个斗士,但是他又是一个...  

评分

闻一多先生治古典文学,最早从唐诗入手。从其计划构想、残存文稿看,大量是文献整理性质的基础工作,包括作家之小传、年谱,诗歌之系年,文本之辑佚、考订、校勘,选本之编撰等等,与夏承焘先生治词思路多有相近之处。总的来说,是在清人朴学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化...  

评分

闻一多一百多页的《唐诗杂论》,一口气将它读完,感觉还不满足,文章中许多精辟优美的句子总有种想把它们背下来的冲动。整本书仅仅收录了九篇文章,然而在这有限的篇幅背后,不知道蕴含作者多少的艰辛,文章中所显露出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功力和见...  

用户评价

评分

2017年5月7日读,2017-147,图83。

评分

过了好久终于沉下来读完了,闻一多先生对于唐诗脉络的把握令我赞叹,相较于市场上火热的诗词解读书籍,本书学术性更强,是本着“做学问”的目的写的。对于具体诗篇的分析是点睛式的,很对我的胃口

评分

既有诗人的浪漫,又极富对于现实的关怀与热忱,神采飞扬,读来常有拍案之感。对于宫体诗一节的分析仍然是最惊艳的,孟浩然、贾岛、陈子昂几篇也颇多启发,相较于其他,杜甫一篇倒觉得过于浓烈了。

评分

诗歌评论行当里的翘楚。

评分

过了好久终于沉下来读完了,闻一多先生对于唐诗脉络的把握令我赞叹,相较于市场上火热的诗词解读书籍,本书学术性更强,是本着“做学问”的目的写的。对于具体诗篇的分析是点睛式的,很对我的胃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