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912

北京,191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穆儒丐:中国现代史上最早的白话小说家之一和享誉一时的剧评家。1884年(也有一说为1883年)生于北京西郊香山的旗人家庭。1905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1911年回国。1916年至沈阳。1945年返回北京,先后从事秘书、教师、报纸编辑等职业。1953年被聘为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1961年2月15日逝世。著有数量众多的小说、随笔、戏曲评论和岔曲作品,但因其特殊的经历,被后人所忽略。

陈均: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编订朱英诞、穆儒丐、顾随等作家的作品及京昆史料文献多种。出版有专著《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京都聆曲录》及诗集《亮光集》、小说《亨亨的奇妙旅程》等。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铁葫芦图书
作者:穆儒丐
出品人:
页数:336
译者:陈均 编订
出版时间:2015-11
价格:3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026007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老北京 
  • 穆儒丐 
  • 民国 
  • 小说 
  • 满族文学 
  • 北京 
  • 中国文学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本书写的是世相(社会小说),但探寻的依然是从古至今的知识分子之寄托:

这个社会为何会堕落,而且还将堕落下去?

理想的社会到底在哪里?

——陈均

-------------------------------------------------------------------------

一位奇人

◎作者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作品曾被私人收购、焚毁,成为民间禁书史上奇观

一本奇书

◎首部翔实记录旗人命运的长篇京味小说,一段民国版“茶花女”的爱情奇遇

一部奇史

◎真切细腻再现百年前老北京社会风貌,一个理想主义者想要改变中国的心路历程

-------------------------------------------------------------------------

满族青年宁伯雍留学日本六年,回国后遇上辛亥革命,听说老同学在前门外经营《大华日报》,便去求职,成为记者。

从京郊到城里后,宁伯雍看到了一个日益变化的北京城。他在龙泉寺认识了梆子小花旦白牡丹,并与沛上逸民等人组织团体捧白牡丹。从此白牡丹渐渐走红,后被维二爷独占,厌弃宁伯雍等人。宁伯雍又认识了妓女秀卿。秀卿对高官富商冷眼冷语,对宁伯雍却另眼相待,两人渐生情愫。秀卿不幸患病,临死前将母亲和弟弟托付给宁伯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好人是过去或未来的事,现在绝其没有好人”——《北京,1912》第四章。2011年的我,终于来到“未来”,去看好人。 2018年第一天,收拾票根,看到一张印着“晋阳饭店”的,嗯,纪晓岚在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故居。不过那天并不是要参观老纪的家,是要进去八大胡同,下公...  

评分

莫道世人当如此 岂言君子无归处 ——《北京,1912》人间百态 世相杂绘 如果人生当在这乱世当中,该当何如?每个曾经看过穿越小说的人,对民国时间的故事总是怀着些痴迷的。哄哄闹闹地,在看似自愿该当强迫的改制和共和之路上,京城的遗老遗少们,从原先的八旗子弟,一夜间没有...  

评分

历史总是会被选择性的遗忘,而历史里的人物或有名或无名,最终也只是占了文献中几个字符的位置,或者是连几个字符的位置都没有。就算是占了几个字符,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剩下的或许只有专业研究的人士才会去注意到。或许,这就是芸芸众生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幸喜,还...  

评分

历史类教科书,The Heritage of World Civilizations,作者很多,有一个人叫kagan,中译本无,不过有一本同作者写的《西方的遗产》(第八版) 以及出版了。 这本书是国外大学新生的教科书,大概是为了增加学生的人文修养准备的,所以写得很简单,目前已经出到第十版了,中译本...  

评分

初读后手抄摘要,抄至全文结尾处,突然生出此种感悟。 “他想用小说的体裁,把他于此五年中所见所闻和心里所感想的事,详细地写出来……”回溯整部小说,可以看到全文以宁伯雍的际遇为脉络贯穿始终(和尚一线除外),铺陈出北京1912年底层堕落、上层浮华的全景图。作者穆儒丐用...  

用户评价

评分

一个民国文人写的北京社会纪实,所述之事也都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事件。作者虽是前清遗少,却也留过洋,思想仍属进步,对社会问题的理解也比较客观。他目睹了北京在民国初年的政治黑暗、民生凋敝,虽有改良的抱负却总被现实所打击。这本小说展开了一副全景式的画卷,描绘了政客、文人、官僚、伶人、娼妓、警察、混混儿等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在旧的社会秩序瓦解下钻营着自己的生活。真实的民国社会便是如此,并非民国粉脑海中的国安民乐。这本小说的写法上感觉受到些俄国小说的影响,然而对话确实地道的京腔儿,很多词汇今天已经不再被人们所熟悉。书后收录的几篇原书序跋皆为文言,颇有意思。

评分

作者许多的体验和感受都写到我的心里去了,看得我内心惶然。一百多年前的事和人,于今已经大不同了,但是那种感觉和想法是那么相似,大概下层人的生活古今皆然吧

评分

老北京原汁原味的文字,《梅兰芳》目前还没在大陆出版,本书白牡丹是荀慧生的艺名,几乎写实。编辑部群生相,吸鸦片的账房势利的馆役寻花问柳的同僚和混迹官场的昔日同窗;邂逅少年白牡丹结识特立独行的秀卿;又介绍教育局做编辑,歆仁劝伯雍:见有官大于我,财多于我,势强于我者,不问其人之如何,媚之而已。劝秀卿窑变即窑姐升姨太,辞了教育局差事,帮牡丹搞定合同和专攻花旦事;歆仁金屋纳妾被揭穿搅闹;秀卿亡托母弟却无人家肯雇用,军服厂人多钱少养育院警察管犯人一般;维二爷有钱捧牡丹添了衣裳铁床,遭嫌弃伯雍一帮穷酸文人遂散伙不捧牡丹了;依约奔走安妥秀卿母弟,弟送寺庙孤儿院娘去新婚夫妇家帮佣;清留遗宫内外共毁之返家所见;方丈敛财装官员偷成家违法被判;夜探妓寮一条街识见底层妇女的或农家少女或良为娼的痛苦;考县知事明官场黑。

评分

书中可见民国北京之乱象,读来甚觉可叹!

评分

轻微白话文言,开场有红楼梦风味,内容整体格局弱于标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