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开(1949-),笔名北岛、石默,祖籍浙江,生于北京。汉族,1969年当建筑工人,80年代末移居国外。1978年,北岛和诗人芒克,创办了民间诗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国,曾任教于加州戴维斯大学,现为香港中文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人文学科讲座教授。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北岛诗选》以及散文集《失败之书》等。
北岛的随笔集,写于世纪之交。
穿行于纽约、巴黎、布拉格、拉马拉、加沙……游走于各种国际诗歌节,遭遇到身份各异的诗人、学者。北岛描写了他与世界的相遇,有见闻、有人物、有故事,信笔写来均轻松诙谐,超然跳脱,宛如简笔勾勒的素描;而他对生命与世事的慨叹却如影随形,有时尖锐的疼痛又会不期而至。
我们会在书中认识个性充沛的德国学者顾彬、丹麦批评家博鲁姆、南非作家布莱顿巴赫、比利时诗人杰曼、鹿特丹诗歌节创办人马丁……但我们更会体味他深情怀念故人时的用心与笔力:师傅、家楷、刘伯伯。正是有这些人存于心底,他才能在漂泊中与世界坦诚相见。
北岛和朱伟两个后生,在冯亦代先生故去后,各自写了记。一个是因着父辈的关系得以登堂入室;一个称并不认识冯先生,用的是第二手材料。在我这个茫然无知的第三者眼里,前者写的是一位冯亦代老先生,后者写的则是一位曾经年轻过的冯亦代老先生。 每一位老人当然都曾有过年轻...
评分《青灯》拿到手上,我惊讶于它的薄。但看了没几篇,我又惊讶于它的厚。不到十万字的小书,却记载了数十年的友情、离别、乡愁、感伤。 书的作者是诗人北岛,他已经五十七岁了,但你能读到青春。 书分两辑。第一辑是朋友,第二辑是旅行——或者叫流亡。 我喜欢看第一辑。全是娓...
评分暮春三月北京竟也会终日的雷雨,打落了那些沾满尘土的柳絮。若不是这样的日子到北大闲逛,超市尽头拥挤的小书店中,任怎样的《青灯》摇曳,大概也不会引我阅读。谁让铅云低垂,槐花满径,未名湖上风波不定,燕南园中人去楼空,实在实在,与封底上四节二十行的白话诗词,合拍得...
评分暮春三月北京竟也会终日的雷雨,打落了那些沾满尘土的柳絮。若不是这样的日子到北大闲逛,超市尽头拥挤的小书店中,任怎样的《青灯》摇曳,大概也不会引我阅读。谁让铅云低垂,槐花满径,未名湖上风波不定,燕南园中人去楼空,实在实在,与封底上四节二十行的白话诗词,合拍得...
评分初识北岛先生,是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歌鉴赏课上,一并介绍朦胧派诗人顾城、北岛、舒婷。这三人中对舒婷早有所闻,九十年代的读者上多有她的散文,后来才知道舒婷是一位诗人。接下来便是两句耳熟能详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
太无聊了:)不是诗集,不是散文集,是北岛再告诉你,他到底都认识过哪些牛逼的人。
评分北岛依然保持着那种稳定和缓慢的叙述姿态,虽然他的世界不关门,但能营造出一种私密的故事感。我觉得我们向往的漂泊很大程度上在接近北岛展现出来的结果,但是也很难说,是被动的居无定所成就了他的坦然和敏锐,还是人格与品质的高尚决定了他的生活质量。但这都不重要,因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北岛这里发生的化学反应,正好体现在探求答案的过程中。
评分散文比诗更好。
评分北岛的大院,俗人进不来,诗人也出不去.
评分不如城门开哦,如果不是相对好看的辑二就只有三星的样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